母亲该离开孩子吗?
(终于在11月15-16日播出)
有这样一位母亲诉求到北京电视台7频道【生活广角】:她因和自己的三儿子产生很大的隔阂而苦恼。
事情大致的脉络是这样的: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其中老二、老三是双胞胎。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将老三送到了老家,三岁时候接回,七岁时候再次送走,造成老三和母亲不亲。后来,老三回到母亲身旁和两个哥哥一起上学,但老三由于多年手足分离已经和两个哥哥也有隔膜。母亲在老三来到身边后,处处拿老大、老二和老三比较,比较的结果是认为老三在老家弄出了很多毛病,于是严加管教。但是,老三心中委屈:是你把我送走的,现在却说是我和两个哥哥不一样!
母亲言语间,对老三是不认可的,表扬的话几乎没有,批评、埋怨有加。虽然,母亲也表态是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的,对把老三送到老家感到痛惜,但言语间还是不能与老三“共情”(设身处地的理解)。
主持人和老三电话连线时,老三对母亲于自己和哥哥不公平、有偏心很不满,但母亲不同意老三的说法,俩人各执一词。
原本大学毕业事业有成的老三,因为妻子提出离婚而变得消沉和抑郁,高薪的工作辞掉了,目前待业在家。母亲认为两个哥哥原本不如老三事业发达,但现在正在节节攀升,于是,母亲希望老三不要这样一蹶不振。但是,老三说:母亲从来不理解自己的心,和母亲交流很费劲。老三因为得到的母爱太少,把感情转到了妻子身上,妻子的变心,让他忽然觉得爱的丧失。
母亲对老三很头痛,她明白这一切是缘于生下来就把老三送走的恶果,是亲子关系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是老三自己的问题。老三认为,母亲当时那样做他并不怨恨,但是,当他回来后,母亲没能补上这份亲情,而是对他和两个哥哥非常有别,给他的心理造成阴影。
我去录制现场之前,就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亲子关系也是我一直关心的心理话题,尤其是这种“母子分离”、“手足分离”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何种的影响是我特别乐于解开的谜底,对此,我也有很多的心理学思考。因为,不仅仅是过去,有很多母亲将出生后的孩子送走,现在,也有很多母亲把孩子送走,放到长辈那里养育。这样做是因为工作忙?还是思维方式问题?还是潜意识里面逃避责任?
这期节目可能会因为母亲不能接受“忠言逆耳”、不能理解心理科学而不能播出,非常遗憾。可见,心理科学在中国,需要走漫长的道路。所好的是,老三自己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他对我的心理分析是十分认可的。其实,母亲不明白,是她造成了老三的心理问题(不管母亲主观上怎样,客观上是这样了),老三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母亲的日子才能好过。然而,很遗憾,母亲在心理科学上还是盲人,虽然她曾经是有文化的职业人,但是,这是两回事——有知识,不见得有心理知识。其实,我敢肯定地说,她在内心是接受心理专家的分析的,只是面子上不能够承受。她流露出这样的心态:我是母亲,他是孩子。
我能理解:中国的母亲是很要面子的,其实,子教母的故事古已有之。
真正伟大的母亲,是那些克服一切困难把孩子养育成人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