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华为员工自杀想到员工心理援助

(2007-10-08 09:56:16)
标签:

职场/励志

员工自杀

企业无关吗?

周围人无关吗

分类: 职场心理
由华为员工自杀想到员工心理援助 
我在世界精神卫生日(10.10)的好心提醒

由华为员工自杀想到员工心理援助

 

    去年华为员工胡新宇因劳累猝死一事,曾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今年华为员工张锐自缢身亡,再次敲响了员工心理健康的警钟。
    员工自杀与企业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一点,欧美企业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美国,90%左右的中等规模以上企业都会聘请一个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随时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而员工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即便与工作无关,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而且绝对保密。在欧洲,“为员工减压”运动在企业界非常流行,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业向员工提供了减压帮助,每年的总花费大约有800亿欧元。
    令人惋惜的是,不管是张锐的亲人、朋友或者是同事,都未能意识到他的自杀倾向而及时予以救助,其父母不顾儿子的想法一再反对其辞职,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其实,在美国,企业已经自觉担负起员工心理健康的保护者的身份。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软件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卡梅里娜便要求每一级经理都要密切注意员工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暴力倾向的“预警信号”。如果员工突然发火、骂人、或威胁他人,对此企业将予以重视。
    这家企业要求经理们不要存任何侥幸心理,要求他们一旦发现情绪暴躁或有暴力倾向的员工,应及时与人力资源部和公司管理层沟通。 
  公司管理者很早就把安全工作视为办公场所的首要任务,员工一般能在问题产生初期就被发现,并及时得到帮助。他们的原则是:“如果你跟一个同事坐在一起好几年,那人突然变得容易发火,或情绪低落不跟人说话,那就意味着,不是他有问题就是你有问题。”
    康涅狄格州的一家通讯管理设备公司有一条员工热线,如果员工担心其同事有古怪或过激行为,或有抑郁症等问题,就可以匿名拨打这个电话。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顾问米歇尔·梅斯说:“权衡利弊后,我们觉得最好让员工能毫无顾虑地打电话汇报情况,总比让他们坐在办公桌边吓得半死要好。”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将对这些电话投诉进行审慎调查。这家公司还培训部门经理如何发现员工情绪波动的征兆。梅斯说:人们会带着各式各样的个人问题来上班:从家庭关系到邻里纠纷等,而且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他们无法自己解决。于是,企业有一名专职医师为员工提供健康咨询。 
    公司认为,一名优秀的经理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并且是个耐心的倾听者。当他们感觉员工情绪不稳定时,不会对其置之不理。企业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当有人处于崩溃或爆发的边缘时,他们会与其交谈,督促他寻求帮助,不让员工一个人钻牛角尖。公司还认为:如果你关心员工的身体安全和精神健康,那就不能等悲剧发生后再来后悔,而是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国外的员工心理援助的确走在了我国企业的前面。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企业的重视,接受华为的教训,不要等事情发生后再采取所谓的“措施“,措施之意是在事前,而不是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