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宝宝一起过端午节(三):端午节的故事和民谣

(2010-06-09 09:51:38)
标签:

端午节

亲子

习俗

故事

民谣

谚语

育儿

分类: 懒猫的早教园地

相关链接:

与宝宝一起过端午节(一):从传统习俗演变的端午节亲子游戏

与宝宝一起过端午节(二):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端午节的食物

 

 

N个新方法,与宝宝一起过端午节(三) 

—— 端午节的故事和民谣

友童 整理

 

一、给宝宝讲端午节的故事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宝宝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小故事1:关于端午节的传说(适合3-8岁的孩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带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屈原是春秋时楚国的大官,他非常有才华,曾经建立过很多功绩。由于坏人陷害,他被国王免职。以后又被放逐,过着很艰苦的流浪生活。但是屈原一直都非常热爱祖国,他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兵攻破,屈原眼看国家被占,自己却帮不上忙,非常失望和伤心,他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跳进汨罗江,用生命激起人民的热情。

 

楚国百姓非常怀念屈原,就把米投入江中祭祀他。后来又怕米被鱼虾吃去,便用苇叶把米包起来,用丝线扎紧,做成粽子投到江里。人们还用五色丝线做成香包挂在身上,又用菖蒲、艾蒿插在门首,象征刀剑,镇服邪恶。

 

(故事来自《中国十个节日传说》,懒妈做了增补和改写)

 

    小故事2: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适合4-10岁的孩子)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故事来源于网络)

 

二、端午节的民谣和谚语

 

    有一些端午节的民谣和谚语简单有趣、朗朗上口,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诵读: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有趣的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参考资料:

《为什么过节——中国节日文化之精神》

《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十个节日传说》

Baidu.com百度百科之“端午节”

 

以上内容为友童整理、撰写

发表在《家庭.育儿》2010年6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