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当你每逢见到那些残破的尽显历史沧桑的古城、古村的时候,眼前呈现出的古人、古事、古物的遗迹,在你的脑海里时常会让当年的情境、思维穿越时光流传后世,承载昔年往事,从而引发后世之人的追怀情绪,于是我们才想到曾经发生这些我们遥想已久的事迹的场合、境地去感同身受。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
新广武城的北门,还依稀可见。]
广武城在那里屹立了一千多年了,周而复始的损坏、复建,一茬茬的人文历史在这里沉淀,逐渐孕育出了晋北雁门之外独特的历史文化,这只有两公里距离的新旧两座古城,交相辉映,已成了雁门关附近重要的军事要塞遗址。就在一个假日,我自独行从繁华喧嚣的城市走入这座古城,感受这王朝背影之下所蕴含的文明......

残垣断壁之下,亦能感受到当年之雄伟。

山坡土丘之上,是一个个碉楼,通过绵延的城墙联系在了一起。
这样的防御要塞,是何等的了不起啊!

从现在残留的城墙和断断续续的墙体看,这座城的规模还是不小的,虽然还比不上平遥古城,但也可见一斑,若加上山坡上的绵延长城,不比州城小。

这个门向北开,不大,一辆轿车似乎勉强能进去。
【新广武城 战略地位】
新广武古城,它的具体位置是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西靠旧广武城,北邻汉阴绾故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
古城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御匈奴南侵的作用。到了明代,则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袭扰,明王朝从前期即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备。
历史上军事家们曾有这样的防御概念,就是相对于中原腹地而言,大同一代,左卫右卫构成向北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纳闷广武城就成了当大同一线长城防线被突破后保卫中原的第二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
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
而打下最后一个据点的
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余秋雨





【如今的广武人】
如今在这生活着1400多人的古城里,宁静、平和的氛围维系着广武人的世界,这里没有都市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无论老人和孩子,都流露出一种淳朴和善良。匆匆而过的赶车人,休闲地享受着秋日阳光的老者,不厌其烦地给人们讲诉着老宅、老院的方位和典故以及当年薛仁贵、杨家将屯兵、征战沙场的传说,展示那“堡子”曾有的辉煌......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气未应闲。
【唐 李白】


【心旅程】: 2012年9月
自驾独行雁门广武城
2013年1月2日
整理发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