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好一点的 “文字民工”

(2007-10-22 09:16:27)
标签:

时事评论

  “文字民工”,我习惯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 。在我心中,“文字民工”几乎等同于名片上印着的“记者”,那些喜欢用好听名头“记者”炫耀的,我不认为他/她虚荣,而是因为这个或是能使其获非益,或是能使才短心虚获得堂皇门面的妆点。
   当民工不轻贱,就如记者不高贵一样,各司其职罢了。但无论怎样,都要讲个职业操守。码砖的,底线是别把墙垒歪歪了;码字的,底线是别写走劲儿了,也就是说至少要守住“真实”、“客观”、“中立”。然而,现实呢?现实是,“被圈养的”充当的是喉舌,“野生的”或为生存折腰,或为生存得更好甘愿被利益俘获。
   “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那是朱自清。面对台下特务喊“有种的特务请你站出来,我在这”的,那是闻一多。现实的人们到底是没出几个那种血性劲的。“总要活下去”“总也要讨口饭吃”有什么办法呢?死一个两个也是白添穴,干嘛就得是我?所以还是活着吧,哪怕是苟且。微茫的希望还是有的,但毕竟是微茫。
  那就做个好一点的 “文字民工”吧,这个较之做个“好记者”要容易些。当然,这个“容易”说出也并不轻快。  朱伟 的《 短线长线》戳到了点子上。我认为,成为好一点的“文字民工”至少应该像他说的那样有长线意识。    
 

  李鸿谷培养记者有一些办法,他在说到记者采访不能深入时,爱说短线与长线——你也找到了采访对象,但采访到的都是短线。找了不少采访对象,但采访无法递进,都在一个圆心周围徘徊,就都是线头,无法形成容量。

  如何是长线?我以为是逻辑推断能力,也就是顺着一种关系,带着你自己的问号,能追问探究到多远。任何一种关系都有因果,由因成果。能否顺因果探究,需要耐心,耐心是建立在沉潜的基础上,不沉潜其中难成钻研,不成钻研就难曲径通幽。

   长线在文章中能构成气度,没有气度的文章就像地上随意留下的一汪水,太阳使劲一照,连水迹都不会留下。音乐评论家在评论一个好的作曲家时,经常说他有绵长的美丽的旋律线,这绵长的美丽往往是特别舒展的气息。如果你通过潜心通幽,一篇文章蜿蜒曲折,常常是一条长线绵延起伏一气呵成,令人回肠荡气、无法自制。那长度因是你追逐因果的不断深入,就在舒展中构成了丰盈的容量。短线是指不屑深入、不能深入,就像猴子,急促从一个树干腾挪到另一树干,短线交杂,采到果子都咬一口就扔掉,什么滋味都没得到,得到的只是无为的气喘吁吁。

   我以为,不能在短线间窥见因果,以致不能将短线连成长线,乃境界问题,境界是时间熬出来的。境界不够,就看到各处、无数新鲜,看不到其中的九九归一。境界宽远,气度自然舒展;境界憋屈,思维翅膀展不开,呼吸自然就急促。赵汀阳好多年前有一本书叫《一个或无数问题》,说的就是这境界问题,一与无数的关系看到了,长线就是你观察这关系的一条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