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游四海的谢田
云游四海的谢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40
  • 关注人气:2,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朗 4  珍珠如土金如铁

(2007-06-09 17:11:34)
分类: 中东北非
伊朗 <wbr>4 <wbr> <wbr>珍珠如土金如铁
 
德黑兰有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它能无条件地吸引所有的人, 人们也可以在对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它彻底陶醉. 这就是国家珠宝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收藏的全是伊朗王室的珠宝, 但是展览地点并不在王宫, 而是在伊朗的中央银行. 从银行的北门进去, 在寄存了照相机, 摄像机, 导游书籍, 三角架以及其它除衣服之外一切可以离开我身体的东西以后, 我获准进入了银行大楼的地下室.

 

参观银行金库总是令人期待的, 但是我在进去之前就明白了这个地方肯定会超过我的预期, 因为在地下金库大门外面, 我看到了第一件展品: 太阳宝座.

 

我自信已经看过不少宝座了, 但无论是太和殿的龙床, 伦敦西敏寺的加冕椅, 京都紫辰殿的高御座, 还是伊斯坦布尔的黄金宝座, 都比这个太阳宝座差的太远. 它有一米多高, 大小相当于一张双人床, 架子是黄金做的, 再用无数宝石(介绍上说是26000多颗)把黄金的宝座镶嵌成一个巨大的景泰兰. 难得的是, 这个宝座虽然金玉其外, 但让人完全感觉不到暴发户的俗气, 它的工艺极其精湛, 雕满了各种花纹、鸟兽和可兰经的文字, 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金库里面是一个幽暗的大厅, 无数的宝物在一个个玻璃柜里发出异样的光芒, 如同满天的繁星一样. 所有的展柜都有自己的主题, 好比说这个专门是红宝石的艺术品, 那个专门是蓝宝石的艺术品, 游客们就徜徉在展柜之间, 寻找着能令自己心跳加速的宝贝--这实在不是一件难事, 我在里面发现了很多很多, 好比说无数钻石镶成的长剑, 几十个大红宝石拼成的碗, 钻石翡翠犀牛皮做的大盾牌,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这么多奇珍异宝当然不会缺了故事, 特别是血腥的故事. 这些宝贝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多年前的萨法维王朝时期, 那个朝代的国王们特别喜欢珠宝, 主要来源是战利品, 也有很多是从欧洲买的. 这样一个花钱如流水的朝代很容易就会财政破产, 结果自然是国力虚弱外敌入侵, 1722年, 阿富汗来的军队攻占了当时的伊朗首都伊斯法罕, 抢走了全部珠宝并运到了印度的莫卧尔帝国, 但是他们的好运气并不长久. 没过几年, 一个叫纳第尔的新伊朗王出现了, 他是个典型的自大狂, 而且也同样喜欢珠宝, 所以他派了几个大臣去印度, 要求对方无条件地归还全部宝物, 可想而知, 那几个大臣的能力难以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 于是国王决定用军队告诉印度人他是认真的.

 

1738年, 伊朗为了一屋子的珠宝而入侵印度, 结果印度战败, 纳第尔国王连本带利的收回了宝物. 也许是因为尝到了甜头, 国王陛下从此以后三天不打仗就会上房揭瓦, 在发动了一连串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战争以后, 国王于1747年被刺杀. 纳第尔确实扩大了藏品的范围和种类, 但他死后宝物又被乱兵哄抢了一次, 著名的大钻石"光明之山"就被人卖到了英国. 后来伊朗政局稳定之后, 这些珠宝就没有太大的变动了.

 

博物馆里有几个特别值得一看的宝贝, 一个叫光明之海, 是光明之山的兄弟, 全世界最大的粉色钻石, 重182克拉, 还有一个是巴维列王冠, 上面镶了3380颗钻石, 还有翡翠, 蓝宝石, 以及368颗珍珠, 最牛的是个地球仪, 据说当年凯加王朝的一个国王为了保存零散的宝石, 同时也为了增加王子们的地理知识, 下令做了个直径2英尺的地球仪, 球架是纯金的, 上面用绿宝石做海, 红宝石做陆, 钻石做经纬, 宝石总重量近两万克拉, 看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也许是因为宝贝太牛太多, 看到后来, 整整一盒鹌鹑蛋大小的绿宝石已经不能让我有任何的触动, 又发现一个黄金餐具, 马上感觉到这东西档次太低, 不该放在这里.

 

忽然之间, 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我一直以为那是有钱的最高境界, 但在这个博物馆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有钱: 就是用数不清的珠宝钻石迷住人的眼睛, 让人再看到黄金和珍珠的时候下意识地觉得那是不值钱的东西.

 

能让别人觉得珍珠如土金如铁, 那才是真本事.

 

博物馆里除了宝贝之外, 还有件事值得一提, 就是这个屋子里的女性明显比男性要多很多, 这个现象很正常, 因为女性对宝石的免疫力比男性低很多.

 

我趁机鉴赏了一下, 发现伊朗女孩子大多数相貌平平, 但是绝色美女比例奇高, 稍微漂亮一点的就会令人惊艳, 有些长的完全就是欧洲美女的样子. 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 伊朗的女性大多腼腆, 见到我一个单身男性往往惟恐避之不及, 不过这里女生特别多, 一些女孩子聚成团体之后胆子就壮了起来, 居然有几个主动跟我说"HELLO", 我当然是很高兴地回应她们, 但可惜的是, 她们的会的英语也只有hello那一个词.

 

我在博物馆里边走边看, 心想: 今天真不错, 看到这么多宝贝, 还能顺便欣赏外国美女. 但我发现不少女生也在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 估计她们也在想: 今天真不错, 能欣赏这么多宝贝, 还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外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