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人愿意与邪恶为伍

(2012-04-15 15:26:30)
标签:

杂谈

 

 

  读史书,有一种这样的感慨,任何朝代更换,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陈胜、吴广不过是两只螳螂,动摇秦朝的根基非他两人莫属。秦朝的法律很严酷,他们被朝廷征发戍守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在今安徽宿县大泽乡遇上连日大雨,道路坍塌,无法前进,而没按期到达,就要斩首。反正是死,于是就来了个鱼死网破。这次造反,导致了秦王朝灭亡。两人拉起的造反队伍,虽然被秦朝大将章邯消灭了,但他们却引发了秦朝铁蹄下的大规模起义,这中间有一个楚霸王项羽,在一个叫钜鹿的地方(当年赵国的领土)击溃了秦军主力,使章邯大败,从此扭转了局势。但项羽也是只螳螂,黄雀是刘邦,最终取代秦朝的是刘邦。

  唐朝的建立亦如此。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消除边患,建了隋朝。但隋朝与秦朝一样,都是历史上两个统一了中国的短命王朝。隋文帝杨坚死后,杨广继位,荒淫无度,开挖运河,修建东都洛阳等等,弄得民不聊生,于是起义者纷纷。第一个造反的是山东农民王薄,自称“知世郎”,他的起义马上引发了当地民众响应,翟让在瓦岗寨遥相呼应地举起义旗,跟着王世充在河南造反,窦建德在河北也甩开膀子大干。相比之下,李渊于反隋起义中,是举反旗最晚的,但他最终却赢得天下。为什么?因为在他举义旗时,隋朝已无法腾出兵力来对付他了。隋朝的兵力正在全力与王薄、李密、王世充及窦建德打仗,早已精疲力竭了,李渊的队伍,反倒成了一支所向披靡的生力军,在隋军被王世充和窦建德的两支义军打败后,他们却打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建立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唐朝。

  同样的历史也发生在元朝末年,建立元朝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但元朝制度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元朝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大至上四等),蒙古人为一等,色目人(最早被蒙古人征服并为蒙古人效力的少数民族)为二等,汉人为三等,南人(指南宋统辖下的人)为四等。这样的制度,当然会引起汉人不满,加上元朝末年,皇室争斗极其厉害,五年之内就有两个皇帝死于非命。元英宗在一个叫南坡的地方,被铁失砍杀在帐篷里,不几年元明宗又被人毒死在帐中,七窍流血,四肢发青。这样混乱的朝廷,就有人于公元1354年在高邮称王,脱离元朝,建了大周政权。他就是元末的张士诚,一只最勇敢的螳螂。同时,另外两只螳螂韩山童和刘福通也在黄河两岸反元,竖起了红巾军大旗,歃血为盟。这个时候,朱元璋还在庙里当和尚,还没敢觊觎天下。后来的格局是张士诚在今苏州一带称帝,建了周朝;陈友谅杀了徐寿辉,在今江西、湖北建了大汉;方国珍在浙江一带称王。而这时朱元璋还不敢称王,把韩童山的儿子韩林儿登在前面,以示对韩童山的忠心。陈友谅约张士诚一起围攻朱元璋,张士诚没响应,陈友谅就自带六十万军队来与朱元璋一决雌雄,最终战败于鄱阳湖,死在禁江口。后来张士诚也被朱元璋灭了,方国珍被逼投降。就当时的形势分析,陈友谅是最强大的,有六十万大军,朱元璋只有二十万水兵,但他最终败了。其原因不光是“轻敌”二字可以解释的,很多,不在这篇小文中讨论。

  明末亦如此。李自成和张献忠,不过是两只大螳螂,明王朝就是李自成灭的。清兵是只大黄雀,当螳螂把一只只蝉捕杀后,黄雀却来吞噬胜利的果子了。二十五史里,没一个朝代的替换不是这样!最开始都是农民起义,农民的生活没有着落了,反正是死,当然就要轰轰烈烈地死,于是天下大乱。但农民都是目光短浅的螳螂,这是他们只在乎鼻子底下的利益,被用生命迎来的胜利果实弄得眼花缭乱。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张献忠不都是这样吗?历史告诉我们,真正能赢得胜利的人,不是喊打喊杀,要毁灭一切的螳螂!刘邦在讨伐项羽时,就是打着为楚怀王报仇的旗帜;秦王李世民举兵时,也是打着为隋炀帝复仇的旗号;朱元璋则是打着讨伐逆贼陈友谅的大旗与陈友谅干,清王朝难道不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帜入关的么?黄雀的手中都举着一面正义的大旗,那面大旗让众多的老百姓跟着跑,因为民众都愿意站在正义的一边,没有人愿意与邪恶为伍,无论是今天还是已经远去的年代,老百姓都愿意投身到正义的旗帜下,只要这面大旗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能取得云云众生信任,就必定能赢得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