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族寓言

(2011-11-27 02:17:03)

《湖南骡子》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人物的塑造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如果说《湖南骡子》这部小说中的战争场面以男性为主力,展现了何家男儿的铮铮铁骨、血气方刚:如打虎勇士何湘汉、抗日烈士何金石、将军李雁军,以及战争致残后潜心于湘绣的何胜武等。那么另一方面,故事中也不乏柔情温暖、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优秀女性形象:如奶奶杨桂花、二姐何秀梅等。当战争使男性的缺失成为常态,女性与家庭便构成了刻画热血男儿铁骨柔情的重要方面。

一、大地之母的传统女性

  古今中外,家族的兴衰史一直被作家们所青睐,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陈忠实的《白鹿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个家族之所以能不断地兴旺壮大,第一代人物是关键,往往需要一个神灵般的女性——正如小说中的奶奶。奶奶是其生母用生命的代价“摔出来”的,自小便缺乏父爱和母爱,在“恶管”下渐渐长大。这样的成长环境反而促成了她顽强自立,仁爱包容的个性。作者开篇屡次用“秋”、“田”这样富有生命力的字眼装饰着奶奶的出场,“就是在那个蛙声此起彼伏、桂花飘香的夜晚,爷爷在奶奶身上反复耕作,奶奶仿佛是一片田,在爷爷的耕作下泥花翻飞……”这样美丽的文字已有了神话蕴意,爷爷与奶奶的结合如同举行一场庄重的仪式,神奇而圣洁,似乎在奶奶身上能看到一圈光晕——“大地之母”神灵般的光晕。奶奶与爷爷过日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模式:男主外女主内。他们的爱情没有语言上的缱绻、缠绵,通篇未见爷爷对奶奶说过一句情话,奶奶倒是常出现在爷爷的梦里;他们一辈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并且一起生儿育女、五世同堂,这是何等的浪漫。如果说爷爷何湘汉是座山,是家族的脊梁,巍峨有力,荫蔽后辈;奶奶杨桂花则是温暖的大地,孕育着生命,承载着万物。整个家族的凝聚力正是集中在奶奶身上:青山街的祖房是奶奶一眼相中的,当机立断凑钱买下,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便一直在这片热土上演。

  爷爷的三个徒弟唐正强、李雁军、李雁城与何家结缘离不开奶奶的牵桥搭线;梨花出身于烟花之地,奶奶不计前嫌;李春母女因水灾而无家可归,奶奶领了回家;卖身葬父的河南姑娘张桂花也被奶奶收留……这些外姓女子在奶奶的包容下很快融入何家,为何家生子、持家,一个个绚烂的生命在何家绽放;从第二代长子何金山到第五代玄孙女何娟,子子孙孙几乎都享受过奶奶的怜爱和饮食起居上的照料。小儿子何金石抗日被抓,奶奶便长途跋涉,只身去上海送棉被,只为儿子有一个温暖的冬,后来,勇敢的奶奶参加抗日游行,救出了何金石……奶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堪称一个完美的人物。她相貌出众,敢想敢做,又善于持家。她仁爱,什么人都可以让她感动,而且愿意接纳和付出。奶奶正如整个家族的神灵,守护着每个人的诞生、成长,直到她这辈人、儿子那辈人都死光了,为了不拖累后人,于一个火热的夏天安详地去世。在她活了一百一十多岁,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她付出的是对家人的奉献、等待及无怨无悔;她一生都在以长者的风范呈现出面对命运沧桑的坚强与博大。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奶奶”这个形象无疑成为“大地之母”的最佳代言。

二、 现代知识女性的不同命运

  除了“奶奶”这种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大地之母,小说中还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如母亲付琳、大姐何家桃、二姐何秀梅、读到博士的何娟等。但是知识未必为她们带来了幸福,甚至成为了她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枷锁。小说中的后三代女性明显不同于前两代,她们更加敢于追求和选择自己的幸福,不再为男人而活,也更遵循内心的呐喊,甚至活得有些任性。其中何家有三位女性都与李文华有过感情,不同的选择,拥有了不同的生命轨迹。

  大姐何家桃与李文华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在将要结亲的日子却因为一次和富家子弟郭铁城的邂逅悔了婚。无奈命运多舛,郭家因为“反右”、文革而家道中落,何家桃的后半辈子被穷困折磨,辛苦而凄惨。如果说这样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那么二姐何秀梅的悲剧正是性格悲剧。作为一名貌美且有能力的知识女性(后来当了校长),何秀梅自信、独立、习惯于男人倾慕的目光,在她心中,自认为是高贵的。她十岁那年,便爱上了李文华,曾经一度嫉妒他的姐姐家桃。年轻时的一次意外失贞,她的自尊顿时跌入谷底,致使她无法重新面对昔日的爱人,不敢向他道出实情,总觉得自己不再高贵,配不上李文华。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晓得我耽误了他,但我越是爱他越是没法向他讲述我曾经受到的凌辱。那是我心里的痛,没有人可以让我开口。”她完全可以拥有幸福却一直在逃避。

  李文华副司令员这样一个优秀而痴情的男人等了她十几年,而秀梅一直将秘密藏在心里,独自煎熬。面对爱人的求婚,秀梅的内心渴望得要命,但情感与自尊却纠结不清:“与其将来被他冷落,还不如我狠狠心冷落他。”自尊占了上风,大好婚姻被她那执拗的性格毁掉了。何秀梅这样的绝色美女身边也不乏其他追求者,可过去的骄傲与自信,冷淡与自悔相互交织,造成了她害怕男人、逃避爱情,甚至对未来的幸福持有一种怀疑和胆怯的期盼。这时的秀梅已有了心魔,需要疏导,但是身边的亲人不知症结所在,无从下药。昔日爱人李文华与堂妹何军花的结婚更是对她日渐枯萎的心灵的致命一击——她唯一的希望破灭了。破罐子破摔的何秀梅错过在最美丽的岁月中相遇的爱人,长期的心结和孤寂让她的性格逐渐扭曲,“现在,她的目光挑剔、带刺,还透着煳味,说话也尖刻。”在青春已逝的岁月中,何秀梅随便嫁了个曾经倾慕她的人——肖楚公,其实两人之间存在的并不是爱情。一个是抵挡不了世俗的眼光和长期内心的郁结和孤寂;另一个不过是在追求一个年轻时期未能做成的梦。两人的结合必定以悲剧收场。最为可悲的是,何秀梅最后的结局竟是被意外的奸杀。这样一个骄傲的女人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一种可笑的讽刺,读罢让人不禁哀叹。

  第五代的何娟继承了何式家族的优秀基因:长得出众,脑子灵泛,考取了美国一所名校读研,并一直读到博士,在大学里做科研工作,“也许是知识养着她,她十分漂亮,又有知识,光润的脸蛋就投射出涵养和文化,因而变得更加美丽迷人。”她之后嫁给了一个多才多金的美国人,并养育了四个儿女,家中佣人三个:一个黑女人做饭,越南女人打扫卫生,阿根廷人是园丁,实实在在是个“国际化”大家庭。何娟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在最发达的国度里过着上流的生活,将何家的血脉扩张到了异土,何家的“骡子精神” 将在他乡续写传奇!

  作为一个以男性为主角的家族故事、民族寓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毫不逊色,让读者阅读体验中不由地为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可感受到作者对这部小说的认真和投入的心血。当然,小说描绘了几乎半部中国的近代史,不可能做到完美,还是会有一些小的遗憾。但是这些都无碍于《湖南骡子》这篇小说成为描绘湖湘本土文化的一个经典范本。

 

                                                                       ——作者李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