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决定宴请他的两个铁友。因为我们从中国回来时,人家开车到机场友情接机。其中一位,还送了我们大大一把粉色玫瑰,热烈欢迎我们返回荷兰。
两好友的名字,翻成中文按音译,一个叫“老闹腾”,一个叫“姚安”。
两个人都一米八左右,在国内是所谓的标准个,但在荷兰是平均以下。荷兰男子平均一米八四,女子一米七四。人家老外根本不在乎你个子高矮。阿牛的另一个好友一米八六,他妻子才一米五零。
别说名字有时还真能映射本人的性格。所以起名大有学问。
老闹腾,就是爱闹腾,爱折腾,大嗓门儿。虽然是一个工程师,但爱好是烹饪。他家厨房墙上他挂着的一溜各种各样的用具,书架上那一摞摞厚厚的菜谱书籍。不知情的,一定以为他是个大厨。
而姚安,安安静静。更细线条,喜欢室内装潢,喜好和艺术沾边一切美丽的东西。
他们早听阿牛吹我菜做得如何好。点名要吃正宗的中餐和饺子。做得好,看给谁做,给老外做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做菜最大的武器,就是大胆敢做,自成流派,还喜欢改革创新。不想他们荷兰人做菜,左手菜谱,右手菜勺,用多少材料拿个计量杯量来量去。我完全是跟着感觉走。炒菜难,乱顿比较容易。我扬长避短,菜谱马上出炉:
蔬菜色拉:也就是洋生菜+
黄色大青椒和橙色大青椒+西红柿+煮好的鲜虾,以色诱人。买来的佐料,食用
时,一浇就完毕。
主
菜:炖鸡腿。荷兰人高牛壮,蔬菜个也大,鸡腿也大。一个鸡腿赶上日本的一个半,我顿了八个。一个
人两个,公平分配。
主 食:
饺子(俺是东北银啊)。
鞍马配套,我们还特地到亚洲食品店东方行买了青岛啤酒。还买了饺子皮,韭菜苗,因为在荷兰的超市里芹菜,但没有韭菜。
我完全是创作派,为所欲为。佐料是葱、姜、蒜、胡椒面、酱油。阿牛调侃说:“ 葱、姜、蒜、花椒面,是做中国菜四样法宝”。
先把鸡腿煎了,直到呈现诱人的金黄色。之后,放上上述的法宝们炒到佐料漂香。之后,放水煮。开锅之后,小火炖上两个小时。快熟时,再放上土豆和西式蘑菇。在好好摆盘。这一点非常重要。要首先给人视觉上的美,抢眼球。结果呢?
顿得非常嫩非常好吃,还色香味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之后,是饺子。我没有水煮也没笼蒸,因为在日本待久了“忘了本”,更喜欢水煎的饺子(焼きギョーザ)
起初还担心我家电炉子的效果。但结果和我在日本用煤气一样皮煎得黄盈盈脆脆的,一上来马上就被抢光。
老闹腾第一次用筷子。用不上劲、急了就用筷子扎。还挺犟拒绝用刀叉。等待下一锅饺子出炉时,我那出点儿大米让他苦练。从高难度练起,更容易进步。他还觉得难度不够,主动加码从冰箱里那出一个生鸡蛋练。真是扯蛋!
谁能挟住鸡蛋呀! 不过、最后还用得挺像样的。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们一致夸我做得好吃,姚安还问我怎么学得厨艺,是不是从你父母那儿。我就趁机给咱父母也赞扬了一番。咱爸厨艺好。妈也不错(实际上妈一来客人就哆嗦)。
表扬使人进步,他们的赞赏是糖衣炮弹,我又给他们加了一道主食日本的炒面(焼きそば)。三个荷兰大汉风卷残云,一眨眼功夫就给我留个盘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