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做好做足功课
甍鸟
频繁看到一些同胞出国后,觉得国外的生活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价值观,观念都与国内不同,心理落差很大,觉得后悔的也不是少数。个人认为,或许他们出国前没有做好、做足心理上以及知识层面的准备工作。出国前做好做足功课,不仅能减少心理的落差,还能帮助你迅速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前不久,读了一篇博文。文中讲述道,一个女孩子嫁给一个日本人,之后生了个儿子。她就觉得母凭子贵,这下可给他家生了个户口本,婆家人会高看她几眼。也误认为日本的老人和国内的老人一样,会乐颠颠地帮她带孩子。但实际上却遂愿违。她非常失望,并对她老公埋怨其婆婆不近人情。
日本虽然是个大男子主义社会,但日本在生男生女上没有那么深的男尊女卑。日本如同许多先进国家一样,出生率低,政府鼓励生育。你有机会儿女双全。所以,日本人不太在乎头胎是男,还是女。而且还认为“一姫、二太郎”(头胎生女孩,二胎生男子)最为理想。因为是女孩还可以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日本的老人也不会像国内那样,四个老人抢着尽心尽力地给帮带孩子。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旅游、参加各样的学习班,各种团体的聚会,充分享受自己的晚年。
还有的同胞到了荷兰,觉得荷兰的生活太宁静、寂寞甚至枯燥。实际上,欧洲许多国家的生活节奏都差不多,悠闲缓慢。因为他们已经走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经过了发展的顶峰,有的在走向衰退。对欧洲人来说,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对金钱、地位、扬名也不是那么具有强烈的欲望。
某种程度上说,个人认为像欧洲(包括荷兰)这种地方,是你驿动过的心安静下来的地方。没有经过一定的喧闹生活,甚至所谓的辉煌,是不可能真正觉得“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很难洗净铅华,静静地享受这宁静的生活。
荷兰餐饮业不那么发达而且贵。因为大家更喜欢在家里聚餐,请客也大多在家里设宴。很多荷兰男人会做饭,以烹饪为爱好的不是少数。另外,荷兰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加班,没有那么多的生意晚宴。一般人,下班就都回家。这也是造成荷兰的餐饮业少而贵的原因之一。除了旅游,他们更喜欢室内活动。而且,以家庭为单位。夫妻共同行动的很多(不和的,大多都离了)。所以,真正融入荷兰社会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这里也没有那么多卡拉OK,没有那么多桑温拿,没有洗脚发廊,大城市还好一点。也没有那么多的娱乐场所。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也都不放音乐。很难听见汽车的喇叭声、小商小贩的叫喊声、可以说是无声的世界。在荷兰人看来,安宁是好质量生活的标志。其实,日本也不是到处歌舞升平,每天卡拉OK。除东京、大阪、横滨等大城市以外,大多的小城市生活也都是安宁寂静的。在国内喧闹惯了的人,当然会觉得“好山好水好寂寞”。
出国之前,应该多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现在是信息时代,因特网把地球一网打尽,没有什么查不到的。生活在世界个个角落里的同胞,都在写着博客提供着无偿的消息。多了解一下要去国家的历史、思考方式、价值观、生活习俗等等心理落差就会小些。
去国外生活,考验你的更多是你的性格和适应力。既然决定远走他乡,就要学会他乡变故乡。不只是和同胞们扎成一堆儿,更多地是发展当地人的圈子。从语言、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等方面融入。
感谢新浪编辑教育精英博文大力推荐(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