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2017-12-06 12:11:57)
标签:

古玉鉴定

王红旗

收藏

历史

文化

分类: 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四步曲
       B.黑色沁:除了土壤中铁的氧化物水溶液造成外,坑内容易碳化的物品,碳化后随水和玉质内部发生置换反应也会产生反应,比如棉麻衣物、棺木等腐烂碳化,溶于水后发生置换,而不是水银所致,这也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一个错误观点。大家知道,朱砂和水银是化学物质—“汞”的两种不同形态。水银的形成是先把朱砂,在水中从矿石里淘洗分离,然后晾晒或烘干,再用高温加热的方法冶炼出来的。
       大家不妨做个实验:把碎掉的温度计里的水银放入水中,它是以圆珠的形态独立存在的,不溶于水。由于沁色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水”作为媒介,既然朱砂和水银都不溶于水,也就对玉的沁色没有直接影响。
       黑色的沁,由于和水银颜色接近,可以称为“水银沁”,但绝不是水银造成的。同样,红色的沁色,也不是朱砂造成的。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徐州博物馆藏汉代玉龙上产生的黑沁色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图一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图二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图三

王红旗: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续)
图四

         从上面四件馆藏品看,虽然器表沾满朱砂,但玉质内部并没有受朱砂的影响而形成红沁色,充分说明了朱砂对玉的红沁色形成没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图二这件,玉质虽然已经通体钙化,内部也会更加疏松,但也没有因朱砂而产生红沁色。
        下期讲解古玉黑沁色之老提油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