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骑行日记(玛旁雍措)

标签:
信仰宗教玛旁雍措经筒季乌寺旅行杂谈 |
第二天早上,我们辞行了扶贫宾馆的一家人,向神湖玛旁雍措进发。
临行前在门口合影。微笑是高原唯一的通用表情。
为了应对饥饿,我们在塔金买了好多的馒头。
街上闲逛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望去,忍不住的大喊起来。
没错,就是这位大哥,05年收留我住在他的饭店里。终于又见到他!
我冲上去热烈的拥抱。他一样的回应。
我们快速的说着彼此记忆的细节,彼此的深刻。
没有想到彼此3年后的故地再相会。
大哥是兰州人,塔金的人都叫他“黑哥”。
这3年他的生意发展很好,又租了很大的一片门面,正在装修,等待明年大干一场。
默默的为他祝福。生活到处都是希望。只要不放弃,只要努力。
再见了,神山,再见了,黑哥,再见了,这里的一切。
记忆会陪着我时常回到,回到我自由飞翔的高原。
虽然全是土路,但颠簸的感觉影响不了我们两个快乐的心情。
拥有同伴的感觉真好!孤独,寂寞,一个人的压力,都见鬼去吧。
我和王秦大声的说话(因为风大,听不到),神经质的大叫,唱歌,
享受着只属于我们的高原。
219上有10公里是平整的柏油路,我们甚至在高原狂躁的风尘里像个孩子似的飙车。
风拂去身的疲惫。你的心足够自由,一样可以体验把自行车骑到天空的飞翔。
沉醉在这无边无际的广阔,沉浸在这肆意妄为的自由,不愿醒来。
近三十公里的天边,几座房子撑起了生活的全部。
这里是巴嘎。隶属于普兰县的一个乡。但是由于塔金的迅猛发展,这里落寞了。
学校和政府,还有邮政全部搬到30公里外的塔金。
这里也就剩下了几座饭店,孤零着守住拉萨,狮泉河,普兰三个方向的岔口。
我们没有停留,只是用眼撒下些许感慨,拐向南。
这些路,在高原的博大,描绘着通天的途。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3349at99.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3355at60.jpg
起伏的山峦,耗尽了我们的体力。在一个山口,实在骑不动了,决定休息。
找到一个工棚,里面的大哥热情招待我们。
热水,还有热的一些剩菜,就着我们的馒头,很是香。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4605at44.jpg
休息完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不一会,天尽处,一色别于天际的蓝。
近了,心跳激动着,玛旁雍措,我们来了。就让我融化在你的蓝色胸膛。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4957at87.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5001at30.jpg
我带着王秦直接来到神湖边的季乌寺。这里的山岗上有一片玛尼石和转经筒。
是回望神山最好的地方。05年我在这里拍到很满意的相片。
可惜,厚厚的云层再次挡住了我们的期待。
带着遗憾,我把目光放在近处。这个瞬间,巨大的冲击感袭击了我。
是的,眼里溢满湿润。为什么会是如此的感动?
我一直问自己,到底迷恋西藏的什么?
除了自然,最重要的就是这里的生活。
以及藏民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执着,干净,简单,敬畏,还有智慧。
方便面的碗,对于我们是垃圾,对于他们却是生活中最聪明的发明。
而且和自身最虔诚的信仰结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力转经筒。
这个瞬间,我除了感慨还是感动。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85438.jpg
有了信仰,人的精神是不是就一定会强健?
哪怕明知道信仰是虚无?我不知道答案,我没有信仰。
找到了这面风马旗。印衬阳光的蓝色苍穹,和两座佛塔的坚定。
我把G9的灰度镜打开,减少光亮,加强了风色五马的飘动。
回身,祖孙两个在我的车旁望着我们好奇。
原来他们是来这里朝拜信仰的。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1020at48.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0415at12.jpg
祖母的身影简单的对着天空。
转完经,祖母来到我们面前。比划半天。我不懂。
猛然醒悟,原来她是邀请我去她家里居住。
然后伸出三个手指,分别指着我们。一个人30。
我知道神湖旁边是风景区,这样的价位不高。
我还是决定去投靠工棚。(一直觉得自己有自虐的强迫症)。
我们离开的瞬间,我看到祖母眼里的失望。不禁犹豫,自己是不是错了。
还是下山找到了工地。工地的老板很牛,拒绝我们的投宿请求,哪怕是睡在地下。
我不干心,又找到一个独自看守的材料员。
这位广西的大哥很好,答应我们住在他很局促的小帐篷里。
我们把车子停放在帐篷外,开始清理出一片小的空地,恰好能躺下两个身位。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0904.jpg
偷偷的跑到外面,对着大哥用的水壶敬了个军礼。
用于对大哥的感谢和尊敬。
大哥问我们是不是饿了?我不好意的笑。大哥二话没说,马上开始给我们做饭。
没有菜,只是素炒土豆丝,白米饭,却是香甜至极。
这也是我吃的唯一一次为自己单独做的饭。
我和王秦原来是坐着吃的,后来都吃到站了起来,撑得弯不下腰来。
拉着王秦,一定要在这里端着大哥的大碗合影。
阳光长长,面色黝黑,碗筷寓意着我填饱肚子之后的满足感,还有一只狗陪伴。
看到光的斜阳,我们是要抓紧时间拍神湖的。
要去小解一下。高原随处都是厕所。
一片荒野上,一只牲畜的肢体骨骼残莫。
远处,狗审视我的行为,再远,是我们投宿的工棚。
和王秦向神湖边走去。路过一个村落,叫温泉。
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的地热泉。
村子不大,原来的房子都是这样的,简单,朴久。
房顶摆放的灌丛是为了取火而用。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2028.jpg
但由于紧靠着神湖和季乌寺,温泉村的发展也很快。
05年就有小的商店,虽然很贵,但还算齐全。
这里新修的写着汉字标示的厕所就是发展的例证。
去湖边,必须经过一座小桥,桥下就是有着地热泉的硫磺水。
远处的房子是藏民修葺的温泉洗浴室。
来到湖边。这就是藏区四大神湖之首:玛旁雍措。
是西天的王母瑶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提及。
是苯教,佛教,印度教,以及东南亚其他小教义的神湖,“湿婆的天堂”。
是著名的国际湿地,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骨灰散在这里。
用她的圣洁洗浴,可以涤荡一生的罪孽。
我俯下身,刺骨冰冷,拘一捧水,清洗满脸的尘。
她会洗去我罪孽深重的心灵吗?
天空突然的阴沉。变得压抑。我看不到圣湖斜阳。
是不是寓意自己的罪只能自己去赎?
一面面五色的风马,就当是自己留下的心灵忏悔。
玛旁雍措不仅是信仰的神圣之水,她更是生活的生命之水。
这是高原湖泊里不多的淡水湖。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藏民不辞远程的到湖边取水。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2717.jpg
我们开始爬山,想从高处俯览整个的玛旁雍措。
一上到山口,就看到这个著名的转经筒。
很多来过神湖季乌寺的朋友都拍过他。很多年了依然矗立风雨。
只是苍老,斑驳了很多岁月的痕迹。
我拿出《西藏行知书》对照着图片,给王秦讲事事还是要变迁的。着他一一的故事。
在他的旁边新建了一排转经筒,刺眼的亮色,只是不再是风力。
是陪伴么?没有孤独,温暖如光。
我宁愿喜欢他一个人的样子,倔强的站在垭口,倔强的迎着风。
突然想起齐秦,“我爱去两峰之汇,因为那里的风最大”。
对于御风的生命,是不需要陪伴的,孤独一样可以终老。
我和王秦,站在这里,止不住的感叹唏嘘。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2931.jpg
半山腰,回望,交织的路像是交织的生活。
选择,抵达,对于终点我们只有一个,不同的只有路途。
游人很少,季乌寺的很多店面都关着。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3142.jpg
我和王秦在这个小小的山顶寺庙里,安静到仿佛停滞了时间。
爬到寺庙的屋顶。天光乍现,照耀圣湖。
多想是她怀里翱翔的飞鸟,可以醉在这迷人的蓝。
发现佛教的经筒。阴影里矗立。后面是圣湖和交织的路色。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3427.jpg
开始安静的等待,等待光的再次绚丽。
光,像是铠甲,装载我身,容我守护心中的圣洁。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3552at56.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8/11/userid186256time20081112093552at56.jpg
季乌寺所在的山,逼成巨大的影。
想象他是战士的剑锋,而我就是握住剑锋的手。
天色全黑后,我和王秦回到大哥的帐篷。
没有电,也没有烛光,我们借助手电,躺在地下的睡袋里。
每个人都无法入睡。我听着广西大哥的经历,心里感慨万千。
他曾经只身在中国的很多无人区游荡,大兴安岭、可可西里、怒江峡谷……….
他的生命是难得宽广,但他只为了一种稳定的生存。
比起他,自己的旅行显得是那么矫情。
如果我能选择自己的方式,我会走向左,还是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