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嘉禄1001
沈嘉禄1001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597
  • 关注人气:2,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2013-11-11 15:55:01)
标签:

手机

诗意

城市生活

后现代

碎片化阅读

文化

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今天,手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无可争议。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不带皮包、不带钥匙、不带照相机、不带银行卡,不带一切以前被视作须臾不可离身的东西,甚至如俗话所说的“不带脑子”,但不能不带手机。

对于一个社会人而言,不带手机的后果十分严重。你收不到即时信息,听不到亲友或上司的呼叫,也不知道身边及地球的另一半正在发生的一切。你发不出任何信息,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只能烂在肚子里,你欲做出的决定无人参谋,你的诉求无人应答,你所处的一切危险无人知晓,你在茫茫人海中犹如一叶扁舟,任其漂浮,失去方向。甚至,即使在人手一机“埋头苦干”的公共空间里,你有点不知所措。

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大的技术,一个小学生也能如数家珍:显微镜、照相机、缝纫机、电灯、电话、煤气灶、订书机、自行车、汽车、飞机、空调、电视……以及电脑和互联网,但是当手机昂然登场后,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革命性变化”。

手机用户的覆盖面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便利性最强,最可喜或最可怕的是,手机的后续开发应用空间是个“无穷大”,大到连手机程序工程师也无法估算,只能“摸着手机过河”。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二十年前,手机突然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虽然跟在BB机后问世,虽然以一块砖头的笨拙形象出镜,但仍以即时互动性让人们信服和满足。而且它来到人间后,迈出的每一步都不在满足于顾影自媚、挠首弄姿,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改变形象,升级换代,节能减负,加强功能,比任何一种时尚消费品都令人滋生出勇立潮头的紧迫感和及时行乐的冲动。而且手机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它可以满足每个阶层和年龄段,不分国籍和人种,超越文化和宗教,适应包括娱乐与军事在内的所有领域,也因此它是认为是最有共享性的高科技产品。

有人称:第一代手机主要满足通讯需要,不断升级的手机则在更高层面、更宽疆域、更快速率、更多维度上,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手机成了集照相、录音、录像、游戏、定位、导航、音乐播放、货币支付、电影观赏、信息咨询、符码证明、数字储存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智能化移动通讯这一基于互联网之上的传播及共享方式,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通讯模式,更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语言以及生活习惯,甚至正在影响我们的性格、人际关系与价值观。

一句话:我们的今天与未来,都从手机出发,在手机上实现,在这部已知的手机上走向另一部未知的手机。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当然,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以牺牲诗意为代价的。当我们发明了文字,歌声变得短促;当我们发明了指南针,星斗失去了辉煌;当我们发明了书信,思念变得轻薄;当我们发明了枪炮,骑士被彻底埋葬;当我们发明了轮船,信风失去了方向;当我们发明了汽车,旅行告别了远方;当我们发明了电报,信鸽折断了翅膀:当我们发明了电话,文字变得潦草;当我们发明了照相,记忆变得虚妄;当我们发明了电视,思想变成了累赘;当我们发明了让地球变得更小、更扁、更透明的手机,最后的诗意也许正在经历着致命的扫荡。

 

手机,诗意不能因你而流失

 

碎片化的阅读,简单化的表达,极端化的嚎叫,流行语的速朽,跟风式的站队,表演性的卖萌,一目十行的刷屏,六神无主的感受,以及过把瘾就死的“打飞机”,都在侵蚀我们的思维,风化我们的生活,使许多人变得粗糙与迟钝,反倒不善于坦诚相见地沟通,更不善于灵活机智地谈判,在看似握有丰富资讯时反而懒于思考,在与人频繁通讯时又陡生隔阂。在高科技的物质世界里,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异化。就像这组图片,摄影家们以艺术的手段撷取了城市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画面,敏感而真实地反映了人与手机的关系,人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以及被改变了的后现代生活。摄影家在记录人类文明进程时,已经归于冷静和沉稳,用精准的焦距提醒读者:手机已然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器物,但手机不能代替一切,更不能代替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感谢手机,让我们成为千里眼与顺风耳。面对手机,让我们保持适度的警惕。我们要将它视作亲密的朋友,而不应成为它的奴隶。当我们在手机上按键或书写时,我们要清醒:善用手机,认认真真地倾注并收获自己如风如电、如花如诗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浦江一根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