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2011-02-14 12:37:35)
标签:

俄式大餐

罗宋面包

玛赫

作协大楼

秦一

亚美尼亚白兰地

伏特加

美食

分类: 非腐败吃喝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碳烤三文鱼)


 

爱神花园外面的风景也不错

 

许多朋友知道,上海作家协会机关就在巨鹿路675号一幢有些年头的花园洋房里,深资的上海男人还知道它的前身:上海著名实业家刘吉生的私宅,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这幢建筑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在不厌其烦地展现着欧洲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的精髓与风貌,从罗马柱到门楣的装饰,处处无可挑剔。特别是天花板上的缠枝纹与卷草纹浮雕顶饰,以及硕大的水晶枝形吊灯,于繁复缠绵中不失端庄仪态。我每次去作协,还会对院子里的那座大理石女神雕像致以注目礼,她裸露着美丽的胴体站立在水池中央,双手托着一个荷叶状的承盘,高雅而略带惆怅的面容向着天空,仿佛向世人宣示情爱的真谛。

在作协大楼沿马路处建有一幢两层楼的副楼,风格与老楼相仿,二楼是文学会馆,底楼租给人家搞经营,聊补作协经费之不足吧。不过大概有好几位经营者轮流“执政”,都没能取得理想中的业绩。最后一位接盘者来自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是一位仪态万方、丰姿卓约的北方女性,而且是一位翻译家,以俄文文学作品翻译见长。她叫秦一。充满文学激情的秦一将这块地方打造成一家“玛赫”咖啡馆,“玛赫”的命名也有讲究,马赫是物理学上的重要计量单位,同时也暗示她在大连的主业——修理游艇及其他民用船舶。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俄罗斯风味的面包与蛋糕)

 

《上海文学》副主编宇澄兄早就多次提醒我注意这家咖啡馆,“环境布置很有情调,菜式也精到,价格并不贵,关键是老板娘,非同一般,你迷失文学太久了,应该去那里重温一下青春时的美梦”。

后来作协里的其他朋友更具体地推荐过它:“在那里享受下午茶,绝对物超所值。仅需27元就能享受原价62元的下午茶,包括咖啡、蛋糕、冰淇淋,蛋糕与冰淇淋有多种供你选择。如果吃套餐的话,四十元左右就可以了。”

我之所以没去“玛赫”,是因为在一墙之隔的作协里,也有咖啡喝,便宜到一元钱一杯,外人不知,会员专享啊。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餐厅一角)

 

回家的感觉真好

 

最近我就与宇澄、琦华、晓芹等好友一起去玛赫享用了一顿迟来的午餐。推门而入,看到桌椅摆放得像自己家里一样,散漫而疏阔,这个角落置一个书架,那个角落放一具雕塑,一架三角钢琴放在显眼位置,而在靠近吧台的桌子上,两台手提电脑如贝壳般打开着,一杯卡布其诺散发着甜蜜的热气,这大概就是老板娘专属区域,她正在抽空阅读或写作。一种家庭般的气氛就让我感动。

秦一朝我们起来,一行行微笑如别久重逢般的诗句写在她的脸书上。她为我们准备了菜谱,一点也不用我们操心。前菜上来后,她打开一瓶珍藏了二十年的亚美尼亚白兰地请我们品尝。一口入喉,直觉得一条边缘光滑的丝线徐徐滑入,引爆了血液,让身体燃烧起来,一下子驱走了背在身上的寒意,每个人的表情就此活泛起来了。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玛赫的掌门人秦一女士是位翻译家)

接着上来的是红菜汤。提起此汤,上海人是不陌生的,但事实上呢,现在我们品尝到的俄式风味,一般都是以本土化或家庭式的罗宋汤主打,里面放了大量的卷心菜、胡萝卜、西红柿,特别是红肠的冒失加盟,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而真正能体现俄罗斯风味的,应该是红菜汤。我一直想自己做,可惜红菜头在上海很难买到,秦一知道后,马上从厨房里取了一个给我。

红菜头又名火焰菜,是红色根用甜菜,它是欧美各国的主要蔬菜之一。红菜头外表很粗糙,像地瓜,剥了皮后,紫红色的果肉就可以煮汤了,有一种天然的酸味,红菜汤就是靠这种风味打动食客的。
我对红菜汤的好感,来自在芬兰的一次品尝,那是在一家俄罗斯人开设的饭店里吃的,浓浓一大碗,酸香鲜俱全,绝对是异国的至味,再配烟熏三文鱼和大列巴,旁边还有俄罗斯小姐的歌舞表演,那一晚真令人难忘。现在我再一尝秦一的红菜汤,一下子唤醒了我的记忆,就是那种天然的不靠番茄酱调出来的酸味,还有上面浮着的那砣金黄色的酸奶油。秦一再告诉我,厨师用牛骨汤熬了四个小时啦,所以味道才那么鲜的,红菜头本身是没有鲜味的。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俄式红菜汤)
凯撒色拉做得也相当到位,在蔬菜上面盖上煎得微微焦黄的鸡排,拌后慢食,配法国红酒正好。很快,我期待中的主菜上来了,事先秦一为我们准备了烤三文鱼,我就不再选择了,其实我对熟的三文鱼并不中情,因为大家都知道,三文鱼止于生食。三文鱼烟熏或做汤,我都品尝过几回,印象并不鲜明。此菜上来后,那也得品尝一下啊。刀一划拉,易碎的鱼肉露出桔红色的纹理,配上蛋黄酱后,入口倒也够细腻丰富的。那还能说什么呢?而况宇澄兄说:常吃三文鱼可以防治郁闷症。
此时,秦一悄悄为我们播放了俄罗斯的民歌作为背景音乐。
 
书香、花香陪伴你的梦香
 
我随手翻起了菜谱,发现无论前菜还是主菜,可选择的还很多啊,比如头盘有培根香草疏菜卷、烤芝士马铃薯碗、罗勒番茄面包片、玛赫蝴蝶虾等,还有我们吃的凯撒色拉配鸡胸肉,以及意式醋汁配金枪鱼、牛油果色拉等,主菜有碳烤羊排、维也纳肉排、白兰地明虾、俄式传统肉圆、德式牛肉卷以及一般上点档子的西餐馆都会供应的各种牛排。汤呢,除了看家的红菜汤,还有德式土豆汤和奶油蘑菇汤等。
俄式传统肉圆有点像中国的狮子头,以牛肉末为主,加了一点猪肉,吃起来就不会觉得太“柴”。据秦一说,这是俄罗斯人的家常菜,但量要比我们现在吃的大得多。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凯撒色拉配鸡胸肉)
主食则有意大利面多种,这也是我的最爱。而况还有各色三明治和匹萨,其中上海风味的匹萨无疑是秦一的首创。但这天,秦一给我们吃的是甜点,因为她认为自己做的甜点是上海一流的。果然,芝士蛋糕和提拉米苏上来后,我们抢着吃,要不是撑到喉咙口,我们还会点布郎尼和巧克力蛋糕来吃。
秦一告诉我,不少小资与文学青年喜欢约上三五知已,各自要一份简单的午餐,接着就是每人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样无比舒适地度过半天。随手翻翻秦一从家里带来搁在书架上的外国小说,或者谈谈文学以及文学之外的事情,当然也不排斥八卦。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三文鱼色拉)
这里有多种咖啡可供选择:玛琪雅朵、拿铁配巧克力曲奇、太妃坚果玛奇多、冰摇特浓咖啡以及我最爱的爱尔兰咖啡。
在这里享用下午茶,应该也是一道风景。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说不定还可以看到你很想见、但在别处不一定能见到的大名鼎鼎的作家呢,比如王安忆、陈村、孙甘露、赵丽宏(见到他的可能性最大,他是《上海文学》的当家人,差不多天天上班,经常与读者借座此处谈稿子)和我大哥金宇澄。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餐厅一角,窗外就是上海作家协会)

玛赫咖啡其实不仅仅是一家餐馆或咖啡馆,秦一还经常在这里办一些与文学有关的讲座,或者由朋友来此举办。仅在去年办的活动有:翰实朗诵沙龙系列、名家谈名人系列,丰一吟、陈子善、张新颖、李辉都来过,有个读者俱乐部还在此举行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咖啡换书”活动。就在我们品尝的那天,一家日本服饰企业先来看看环境,准备将新品发布会放在这里举行。

酒足饭饱,怀揣着秦一送我的红菜头和她又送我们每人一瓶的摩尔多瓦出产的小黄雀伏特加回家,迫不及待地将红菜头削皮后做汤啦。炒锅烧热,下黄油,放入洋葱片,煸炒至变色,下红菜头片略炒几下,加入牛骨汤三大勺,烧开后改小火焖煮至菜熟。然后加调味料适量,再撒油面粉起稠,装盆后,在汤面上小心翼翼地浇上酸奶油即可。

老婆、儿子一尝,大呼:对头!

 

带上好友,将时间交给玛赫

(玛赫的自助餐也是别具风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