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大师的画如何泡制出来的?

(2010-03-31 13:29:32)
标签:

范大师

徐悲鸿

吴冠中

石齐

收藏

艺术品

投资

文化

分类: 并非低级的艺术

 

范大师的画如何泡制出来的?

 

入春后的三月,首都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3月28日这天艳阳高照就特别令人欣喜,石齐的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算是老天爷的垂青。在主办单位中,赫然入目的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而承办方则是大连万达集团。据说在这之前,由文化部出面为一个在世的中国画家办个人画展,除了吴冠中,还没有第二个。石齐令人意外地改写了这个历史。

场面相当热闹……剪彩仪式后,在各路记者的重重包围下,要给石齐拍张照片都显得相当困难。但我想,若是在上海大约不会这样火爆,回想起两年前的上海艺博会上,大连万达集团一口气包下16只最佳铺位,展出吴冠中和石齐的数幅巨作,但反应远不能眼下相比。那么在北京,石齐为何有如此生猛的人气?

巧的是,在石齐画展开幕前几天,令人瞩目的2010胡润中国艺术榜发布,赵无极以2.4亿元的总成交额首次登上榜首;吴冠中以2.2亿元排名第二;范曾以1.5亿元排名第三。而石齐也榜上有名,而且作为今年新上榜的11位中国画家之一,居榜单第25位。许多人也许会问:石齐何以荣登由一个老外发布的中国艺术榜?他能否成为像吴冠中一样成为艺术界的标志性人物?

因为石齐的背后是大连万达集团,集团出面操作此事的就是在国内收藏圈内大名鼎鼎的郭庆祥。

郭庆祥的收藏活动起于二十年前。当时下海做生意掘到第一桶金后,他就将眼光锁定国内一流的画家。吴冠中是他最倾心的大师。现在郭庆祥收藏吴冠中作品有50件,足以傲视世人。但是我总觉得他收藏石齐,风险太大了,而且一收就是一百多幅。在上海,甚至南方,大家对石齐的认可度并不大。

不过在谈到选择某位艺术家时,郭庆祥认为素质与潜质是考量的首要因素,但同时也看重艺术家的人品。

郭庆祥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早些时候收藏过范大师(明眼人知道是在说谁,这里姑且隐去名字吧,留点面子)的作品,而且是一批。“那是1994年的事了,有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收购200张他的作品,那时候,范大师在法国巴黎买了一处物业,还款有困难,希望卖掉些画还钱。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不那么离谱。我随即打两百多万过去。很快拿到了第一批画,展开一看,题材与技法严重雷同,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是任伯年的,花鸟是李可染的,七拼八凑当作自己的了。第二次交货前,我跑到范的画室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将十来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你猜怎么着?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这哪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所以我认为范的作品不值得收藏,他对艺术不真诚,对社会不负责任。后来这批画都被我抛出或送人了。尽管现在范风光得很,上电视讲国学,写文章为自己在文革时的行为漂白,画价更是被炒得令人咋舌,但我一点也不后悔。”

老郭说,“再说收藏大师作品吧,我决不会碰徐悲鸿,因为他在建国后推行的一套东西,极大地伤害了艺术家的热情,他在美术教育上的导向也有很大问题,他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流的,过去他的学生霸占着各要害部门的话语权,蒙了许多国民,而我们至今还将他当作一面旗帜来摇晃,来吓人,来招兵买马,这很可笑。”

老郭越说越兴奋,他说:“现在中国收藏活动看起来空前繁荣,但真正的收藏鉴赏家太少。许多人收藏文物和艺术品,一看真假,二看能否升值,至少艺术价值以及其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几乎不加考虑,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追求和知识。他们是在收集投资筹码,而不是艺术本身,这就是中国收藏热的可悲之处!还有,我们不会收藏现任从国家到地方的书协主席、美协主席、画院院长的作品,他们一旦红袍加身,作品立马翻番。而且都成了‘社会活动家’,顶着红翎子到处应酬,哪有时间读书、琢磨艺术啊?没有起到引领和推动艺术探索、发展的作用。有些收藏家盯着买他们的作品,那是在买官衔,而非艺术本身。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好,拿出来晒晒嘛!这又是在官本位语境下中国收藏的咄咄怪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