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想飞到广州吐口痰

(2010-01-08 17:25:09)
标签:

动迁

效率

公平

程度正义

新天地

楼宇经济

经济发展

广州

吐痰

杂谈

分类: 忽然想起一件事
    真想飞到广州吐口痰
 
    从降生到35岁前,我与父母一起挤在上海一幢石库门弄堂的房子里。让我获得强烈沧桑感的不是本人逃离“故园”,而是旁边一片更加逼仄的石库门房子拆掉后,神话般地耸起了济南路8号双子星座,更具神话色彩的是离“故园”仅一箭之遥的太平桥,从小吃摊云集之处转身为时尚高地新天地,新开楼盘神话般地卖得更高价。我离开“故园”后,老邻居们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希望新天地这张大饼越摊越大,瑞安集团来救他们跳出火海。

  也许是这一狭长地带的居民蚁聚,动迁成本太高,瑞安集团迟迟不敢出手。不过前不久,马路对面的弄堂动起来了。这条弄堂里有一居民名叫王阿发,因为是浦东人,大家就叫他阿发老爹。少年阿发14岁从乡下到城里,跟一个老宁波学裁缝,大约是缺少宁波人那种绕指柔的天赋吧,手背经常被师傅的竹尺打肿。建国后阿发在弄堂口摆了一个裁缝铺,不久“合作”并入一家成衣店,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大多数是阿发师傅的“大作”。阿发老爹退休后余热不散,又在弄堂支起一只小摊,再后来眼睛不行了,穿针引线的总是扎破手指,终于收山。

  现在,阿发老爹动迁到浦东康桥地区,房子与原先的灶披间相比,那是霄壤之别。阿发老爹还发现,一直居住在老家川沙北蔡的兄弟姐妹都搬到这一带来了。原来他们的自建房子也拆了,宅基地上盖起了世博会的动迁房。简单地说,就是上海市中心的居民从A搬到B,B地的浦东原住民再搬到离市中心更远的C地去。结果就是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这在有关方面的报告中叫做“腾笼换鸟”,相当形象啊。

  阿发老爹这只鸟与兄弟姐妹几只鸟近在咫尺,鸡犬之声相闻,应该高兴才对,可阿发老爹不是这样想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辈子上海人算是白做了,又成了乡下人。”

  阿发老爹的经历有广泛的代表性,首先,人是“恋巢动物”,上海人恋得特别深,以为正宗的上海人就应该住在市中心,不止交通、看病、购物样样方便,还比较体面。到了外环以外地区,满街都是浦东话,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感。其次,看看今天的市中心,都是外地人在眼前晃来晃去,街上流行普通话,小陆家嘴还流行英格利西,更加失落。再次,一起出来混的赤膊兄弟,都在市中心高尚地段扎了根,还吵着换房换车换老婆,而自己要想翻身,只能靠动。什么叫无奈,这就是了。

  群众的情绪也许小儿科,但我们要认真反思的是:为何城市文明的脚步,总是把弱者一脚踢开?

  在效率与公平无法两全的情况下,你若接受效率,就必须承认公平的模糊。否则你必须为公平付出昂贵的时间成本。你愿意吗?等得及吗?再说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像螳螂与车轮的关系。

  前不久参加一个会议,从某区领导报告里咂摸出一点味道。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各区都在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吸引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集团大公司总部落户本区,所以盖高档商务楼就成了筑巢引凤的第一要务。以前费很大劲拆了旧房造新房,而且是一槌子的买卖,得益的是房产商,一不留神还得赔进几个干部。现在醍醐灌顶了,盖商务楼,凤凰来仪,税收“大大的”,“拉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强大引擎”。

  朋友要问,不是有些区在自家的黄金地段盖保障房了?我觉得这类样板工程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难以复制。

  随着大量商务楼的崛起,GDP立马发飙。但也要看到,中心城区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淮海中路以时代广场为中心的几幢豪华商厦,开张以来营业额总是上不去,根本原因就是周边的居民都搬到“乡下头”去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靠大卖场就能够解决。如此,靠广大群众来拉动内需就吃力了。

  前不久《东方早报》请一批名人来谈世博年,在一片莺啼燕语声中,唯有王安忆说出了智者真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城市首先是人道的城市。好的城市应该是弱者生活的城市……城市需要大楼,但他们是供所有城市人生活、居住的,而不是作为炒楼的资产,驱赶真正的居住者。”

  昨天看报,得知《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即将出台,这个“办法”对居住保障房的居民行为有严苛的规范,比如随地吐七次口香糖,就要被没收保障房。随地吐痰的处罚也是一样的严厉。看到此,我胸口一热,马上涌起一口老痰,真想即刻坐飞机到广州,随地吐到五羊城雕下,等着老太太来扯罚款单,并告诉她,我住的不是保障房。

  市民的行为必须规范,素质必须提高,但制定规范的人,天生不是高尚的人,不能借公共财政资源来羞辱一不小心被留在城市里的穷人,更不能让富人专享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喷粪的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