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桥上享用苗家美食

标签:
苗家风雨桥长桌饭敬酒情歌美女农家乐贵州美食酸汤鱼旅游 |
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
在风雨桥上享用苗家美食
在贵州游玩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领略苗家风情,接待方——黔东南旅游局的美女局长雷文艳经常将午饭安排在风雨桥里吃。吃的是苗家特有的长桌饭——好几张低矮的长桌拼成一排,客人面对面坐在小板凳上进食。我们一行有三十多人,场面是相当热闹的,面对面吃喝,有点杨子荣在威虎山的味道。我想想,一共吃了至少有五顿吧。说实话,我不大喜欢贵州的饮食。
在施秉村口露天吃长桌饭,主人家的狗一直在脚下转悠,扔一块肉给它,就吃了。邻居家的狗不敢过来抢食,远远地看,它们也知道今天是别人家请客,不能去争食,这很好玩。
长桌上叠床架屋地摆满了老腊肉、白斩鸡、酸菜土豆、红烧牛肉、凉拌蕨菜、摘耳根、酸汤鱼、小米鲊、糖水南瓜等苗家美食,还有淡红色的杨梅酒或归作白酒类的青酒,度数都不低,口感不怎么的。我最讨厌摘耳根——也就是鱼腥草,一入口,一股腥味令我作呕。但有些人就爱这一口,不停地下箸,真是绝了。有一道当地的名菜——苗王鱼,红烧的鱼身上密密麻麻地盖满了鱼腥草,当地人都说非尝不可,但我就是不能吃。好不容易上来一道我爱吃的老腊肉,一尝,又与鱼腥草共炒的,只得放弃。有几次,我只能吃小米鲊和糖水南瓜,前者就是小米蒸成的团团,有点甜。不过半饱吧,对减肥有好处。酸汤鱼我也不爱吃,乱哄哄的样子。有一种米线不错,剑河一带有一种红米,是冷水稻,产量很低,用这种米碾的粉做的面,是淡红色的,比较特别。
辣油拌米纷
杂粮饭有利于健康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酸汤鱼,是用鲤鱼做的,而我一直不爱吃鲤鱼。
小米鲊,这个我爱吃,而且吃得饱。
最怕敬酒。才举起酒杯,三五个苗家姑娘(含老太太)就围拢来唱起了敬酒歌,曲调高昂清丽,歌词率直热辣:“阿表哥,来看妹,阿表妹,来端酒,管你会喝不会喝,都要喝。你喜欢,喝一杯,不喜欢,喝三杯。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喝……”
这个时候,你即使平时滴酒不沾,或者一杯就闹个满堂红,也架不住她们的热情相劝,满满地干了一杯。但也没完呢,接下来还要敬菜,一个姑娘夹起白花花、颤威威的一块大肥肉,直接往你的嘴里塞,你刚想张口接住,筷子又缩回去了,让你吃个空。如此者三,将你逗得像个贪吃的小孩,狼狈不堪,最后趁你不备,一下子塞进你的嘴里。那滋味,真个火辣!
新民晚报的龚建星兄被一群美女包围了,怎么也逃不了,只得喝酒,吃下大块肥肉。
继平兄也逃不了,好在他酒量相当不错,喝就喝吧,大不了醉倒,两手两脚一伸就睡你家了。
这是在西江风雨桥下的长桌饭,认得出陈村和于建明吗?
倒也有个别酒量好的哥们,比如作协创联室主任于建明,还有一直照顾着陈村的张予佳,一个帅小伙,就那么一口钟地端坐着,等姑娘前来左右夹攻,美美地享受环肥燕瘦的待遇。如果你不喝呢,她们一直就站在你背后,一支接一支地唱下去,最后连《甜蜜蜜》也翻出来唱了,你还能坚如磐石地继续无赖下去吗?
前几天我贴了博客,说贵州的美女非常热情,马尚龙老师说我瞎说,他认为贵州老太婆顶顶热情。我想了一下,觉得也对,因为老太婆总是找他敬酒,故而他印象深刻。
我们在那里吃饭,不是吃白食,旅游局给钱的。餐费标准是这样的,淡季每人20元,旺季每人35元。如果要提高标准,欲品尝更多的风味,可与农家乐的主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