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2008-08-25 12:20:33)
标签:

昆山巴城

大闸蟹

老街

民间博物馆

明清老宅

农家风味

旅游

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每年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上海人就要成群结队地驱车奔昆山巴城而去,一小时多一点,便可在阳澄湖边挑一家熟悉的饭店,团团坐定,此时老板娘——往往是阿庆嫂这般眼观六眼耳听八方的厉害角色便会上前热情招呼,嘘寒问暖,恭喜发财。大闸蟹是主打品种,同时还要来几样农家菜,比如炒螺蛳、白水鱼、白米虾、草鸡炖汤等。酒,则是当地的黄酒,价廉物美。酒足饭饱之后,再要每人提一篓口吐泡沫的大闸蟹回去,否则这一路风尘岂不冤枉?再说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等着这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解馋呢。

但是,巴城之行难道就是大啖一顿大闸蟹吗?错矣!巴城老街其实是一个相当有情调的景点。错过此行,就跟吃大闸蟹缺少镇江香醋一样,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巴城的崇宁古寺据说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走进巴城老街

 

驱车进入巴城镇,就会在中心城区的路口看到一座雕塑,那是一只庞大的大闸蟹。它告诉游客,这里便是阳澄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大闸蟹的故乡。在着力推动旅游经济的今天,中国有不少城市是将动物当作图腾的,比如龙、凤、麒麟、马、牛、熊等,形象都比较上镜。而将一只“八跪而二螯”、“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大闸蟹作为千年古镇的标志,则体现了巴城镇政府的良苦用心。

巴城镇是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巴城因湖而俊秀,因蟹而丰腴。近几年来,巴城以蟹为抓手、为品牌、为号召,将现代农业旅游、餐饮美食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整合,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一点,上海的游客或许知之甚少,外省的游客更是陌生了。

食蟹的季节又到了,我与继平、忠明、安龙等好友相约到巴城一饱口福,但这次我们没有选择湖边酒家食肆鳞次栉比的蟹舫苑,而是七转八转来到了巴城老街。巴城的朋友早早地在桥上等着。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巴城老街,窄窄的,也不长,但很安静)

 

巴城老街是旧时巴城的核心,位于杨林港和张家港的内侧,这两条河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交通苏昆常的主要水路,往来江浙两省的船只在这里穿行或泊岸,货物在此集散。这条老街一度是相当繁华的,说它曾经夜夜笙歌也许夸张了点,但从两边的明清建筑格局、以及前店后住家的设计来看,肯定是巴城的商业中心。现在,在当地旅游部门的初步开发下,老街的木结构青瓦房得到修整,马头墙及飞檐耸立在蓝天白云下也是相当的美观,老街上还辟建了数座很有特色的民间博物馆,一些店铺也在恢复之中。脚下的石板也铺得相当结实,经过雨水的洗刷,竟然一尘不染。缓行在上面,有清风穿街而来轻拂游人之面,自然心旷神怡了。

在蟹文化博物馆里,我们重温了关于巴解的传说。相传数千年前的蛮荒时代,江湖河泊里横行着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大禹到江南治水时,指令壮士巴解督工。由于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工程进展。于是巴解就设计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偷袭人类时就此纷纷跌入沟里被烫死。巴解发现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就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大着胆子咬一口。只觉得味道鲜美无比,便招呼河工们都来品尝。从此,人人避而远之的河蟹成了家家争食的美味。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了个虫字,夹人虫就成了“蟹”。鲁迅先生曾撰文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巴解就是第一个吃蟹的勇士。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历代巴城蟹农捕蟹的器具,还介绍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让我意外的是,得知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一个叫毛阿四的巴城人,创办了义隆渔行,将大闸蟹销到上海,受到上海食客的首肯,一时争食为先,从此毛记商标独步海内。看来那个毛阿四也是有相当胆识的。近年来,巴城与国内科研机构共建了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基地,使巴城成为国内人工放养大闸蟹技术最早成熟、规模最大的地区,并不断培育自有品牌,使大闸蟹行销全世界。同时,当地政府着力培育蟹文化,金秋时节请上海的书画家参加笔会,挥毫泼墨,咏蟹画蟹。与《文学报》等报刊一起发起了全国性的“魅力阳澄湖”散文征文活动,还与上海、江苏摄影家协会举办摄影征文活动,连日本摄影家斋藤康一先生等也被请来当评委。至于与省市一级的电视台联合摄制电视专题片并在全国播放,那就更多了。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继平、忠明兄在参观玉峰古文物展览馆里的青铜器)

 

玉峰古文物展览馆以数百件珍贵实物向观众展示了长达六千年的中国陶瓷和青铜器文明史。展品中有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彩陶、战国的印纹硬陶、汉代的褐彩陶器和原始瓷器、还有唐三彩、唐白釉、宋耀州窑、宋影青、宋吉州窑、明清景德镇窑青花瓷等器物,有些还相当精彩。此外还有从两周秦汉至唐宋的青铜器,包括鼎、盘、壶、剑、镜、矢簇、车具等,铜锈似翠,包浆如漆,纹饰精美,器型典雅,在今天一些市级博物馆里也不可多得。据巴城的朋友说,这些器物都是巴城一位民间收藏家花数十年心血从全国各地古玩市场觅来的,陈列在此,为古城平添了一分雅意和历史的厚重感。

还有一座江南木雕馆也不可不去,它是巴城民间工艺大师倪小舟创办的。这位工艺师自小拜师学艺,精通竹木雕刻,在孜孜于艺术创作的同时,注意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木雕工艺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附丽于建筑上的木雕工艺品是不被人们重视的,有些明清建筑一夜倾圯,雕刻精美的梁、柱、门、窗等木雕也随之淹没于瓦砾堆中,他就悄悄地收藏起来,此后还从民间购买了不少秦灰余存的木雕神像。现在这些木雕工艺品历经沧桑,木纹清晰,漆面斑驳,依然散发着中国文化的光芒,尤其是那些彩金木雕神像的脸部表情,对人世间的跌宕起伏发出深不可测的微笑。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明清老宅内的天井)

 

位于桥堍的老街起始点上,一座昆石博物馆正在筹建之中,几个民工正忙碌着修整门前的石板。昆石是中国著名的赏石之一,素为文人钟爱,这个博物馆一旦开放,定能吸引更多游客的惊喜目光。

巴城的朋友还充满自豪地说:“航天英雄费俊龙知道吗?他是我们巴城人,他在巴城中学毕业,现在这所中学也命名为俊龙中学了。他的姐姐还在巴城卖大闸蟹呢,信誉很好。”

还要提一句的是,巴城镇的书法家协会也设在老街上,协会所在的是一处清代老宅,三进两天井,前天井里有一口古井,井圈上刻了字。后天井里一株芭蕉窜过屋檐,叶面如扇,苍翠欲滴。大厅里有一张书桌,上铺宣纸,墨痕点点。陪同我们的巴城朋友自豪地说:“巴城是苏州市、江苏省、文化部挂牌的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之乡,早在清代,这里就走出善书的举人四十余位。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巴城书法家协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成立了,现有96名会员,年纪最大的已经有86岁高龄啦,他们经常组织笔会,为小城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镇一级的书法家协会,在全国恐怕也是独一无二吧。”

提起书法家,巴城的朋友就要向我们介绍一位书法爱好者,“他是老街上的名人,开了一家老街饭店,今天中午就在他店里尝尝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中有八鲜

 

老街饭店的老板名叫顾雪荣,见面交谈几句后便知这是一位喜欢结交天下朋友的男人。他早些年在阳澄湖边开饭店,在蟹季时做游客生意,一年做五个月,其余七个月吃吃玩玩,好不潇洒。但老顾是一个勤快的人,他觉得湖边开饭店虽然旱涝保收,但富余时间呆在家里浑身骨头酥痒,于是就在老街盘下一个店面,挂起大红酒幌,开出可以常年接待游客的饭店。

这天老顾要请我们品尝的不止是阳澄湖大闸蟹,还有特色鲜明的农家菜。

阳澄湖大闸蟹,金爪黄毛白肚青背,经过二十多次痛苦的蜕壳,个体重量已经到了半斤左右,背脚硬如盔甲,烹熟后红亮醒目,膏满黄硬,肉质鲜中带甜,纤维绵长滑嫩,蘸姜醋而食,天下至美,知味的食客都知晓其中的奥妙。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吃大闸蟹的最好辰光虽然还没到,但老顾端上来的六月黄已经很老结了)

 

但美味不止于此,还有几味同样值得细细回味。比如大大有名的阳澄湖三鲜,其中就有活蹦乱跳的青壳湖虾。老街饭店是按照本帮馆子的做法,油锅升至八成时投入,数秒钟后起锅,加料回锅,烹成油爆虾,壳脆肉嫩,下酒妙品。如果急火清炒也是不错的选择。老顾说:湖虾一年中有三个时间可吃,一春季,一秋季,一为夏季雌抱籽时。三鲜中还有野生鳜鱼,清蒸吃原味,鲜香夺人。这天老顾给我们烹了一盘异味十足的鳜鱼,这道鳜鱼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还要加上一些青鱼、鲫鱼和鲤鱼的鱼籽鱼泡,浓油赤酱风格,端上桌时,撒一大把青蒜叶,红绿相间,赏心悦目。大鳜鱼稳踞盘中,有王者风范,鱼籽鱼泡分列四周,如卫兵伺立。我喜欢吃鱼籽,一嚼,很有劲道,鲜香直冲鼻腔。鱼泡软而不烂,有相当的韧劲。收汁紧密,咸中带鲜,鳜鱼虽然贵为河鲜,但不嫌鱼籽鱼泡的粗糙,共进共退,共荣共辱,用来下酒,风情十足。

三鲜中还有一鲜就是炒螺蛳。青壳螺蛳出自河中,衣红壳薄肉厚,又因为用铁锅急火猛攻,音响效果相当悦耳,当地人称之为“炒丁当”。继平兄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由衷赞叹,刊载于新民晚报后使这道农家菜名声大振。

而老顾说,其实阳澄湖何止三鲜,近年人们总结出阳湖中有八鲜,除了刚才点尝的三鲜,还应有五鲜:白水鱼、昂刺鱼、青鱼、鳊鱼、鰟鮍鱼。鰟鮍鱼值得多说几句,这厮又名旁皮鱼,古称妾鱼、青衣鱼等,才拇指那般长短,因为在水中,“每游辄三,一先二后”,有点像今天的轰炸机编队。白居易曾有诗云:“江鱼群从称妻妾”。还听说,鰟鮍鱼把卵产在蚌壳内,有良好的孵化环境,成活率很高,江南地区河湖港汊处处可见,农人网上来后油炸了下酒,因无款无形,以前是不上台面的。但以含钙量论,一条小鱼抵得上一瓶牛奶。故而今天江南古镇有不少酒家将此鱼油炸后浸入酱汁上味,以此餐前开胃,也算“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了。

这天的冷菜中就有酥炸鰟鮍鱼。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天井里的一缸荷花)

 

热情的老顾还请我们品尝了鸭蛋炒韭菜,绿的韭菜,蜡黄的鸭蛋,风味强烈。还有草鸡蛋羹、老黄瓜烧蛋饺、油豆腐塞肉。油豆腐塞肉是上海人家吃久了的家常菜,有啥稀奇?但老顾说他用的猪肉不同寻常,取用七十斤重的黑毛猪,加冰糖酱油慢火烧的,肉质鲜嫩,尤其是那层皮,胶质丰富,口感极佳。

老顾是个勤快人,他的太太也身手不凡,不少菜点都是她发明的呢。这天为了显示一下独门秘技,捋袖下厨,烧了一大碗蟹粥上来。大闸蟹腥味重,煮汤已是冒险,烧粥更像在刀刃上跳舞了。但此粥上来后,我执匙一尝,居然没有一丝腥味,一斩为两的大闸蟹,黄与膏也没有流失。还有皮色蜡黄的草鸡以本鲜相衬,鲜味突出,加之米粒软糯,香菜点色,简直可以连尽三碗——要不是考虑到吃相的话。

酒足饭饱之后,再剥食几枚红菱和葡萄,呷一口香茗,醺醺然神驰千里之外矣。正在此时,窗外河面上传来船家的呼唤声,我探头一看,一船娘穿青布短褂,立在小船头,举着一只水淋淋的竹篓,顾老板马上应声。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得知,船娘忙了一个上午才捉到三尾青鱼、一尾鲫鱼,都是野生的,照规矩给老顾送来。老顾下楼,绕到屋后接过竹篓,一脸欢喜。复上楼后对我们说,杨林港上还有小网船,甚至还有渔夫借鱼鹰捕鱼捉虾的,每天收获半篓鱼虾来卖给酒家,赚点零用钱。“都是活货,野生的,味道鲜得来。晚饭也在这里吃?”

我们很想吃了晚饭再走的,但是……

“你们城里人活得身不由已,一点也不快活。”老顾的话一针见血。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巴城老街尽头就是曾经相当繁忙的张家港水道)

巴城,不仅仅是大闸蟹

(热情好客的老顾)

 

 

链接:自驾游巴城品蟹,逛巴城老街

上午驾车上沪宁高速,在苏州东巴城口子下,约十分钟后进入巴城。可直接到阳澄湖边的蟹舫苑品尝大闸蟹和阳澄湖八鲜。也可到巴城老街参观博物馆,在老街上找一家饭店就餐,同样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和八鲜。

中午吃饭后可游览阳澄湖水上公园,参观大闸蟹养殖基地,选购大闸蟹,负责的老板会在装蟹的蒲包下面放一瓶冰水,一路上大闸蟹就不怕高温了。然后驾车到昆山,参观顾炎武故居,或至千灯古镇游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河口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