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黄花梨家具八五狂潮明式家具珍赏暴涨 |
分类: 装模作样地玩 |
黄花梨家具传奇之三
疯狂开始了
(一老外家里的中国老家具布置场景,这个老外在上海混了十年,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专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在上海淮海西路一幢楼里开了店,做起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生意,赚中国人的钱。)
八十年代中期,国门大开,港台地区和欧美等地的华人、老外争相购藏中国明清家具的信息传到国内,不少人抢得先机,一头扎进这个行业淘金,老家具开始大规模外流。沿海城市的旧货商人也赶到北京、天津、大城收购老家具,“你知道大城吗?这里历来出太监,太监家里就有好多黄花梨家具,世世代代使用并保存着。”吴少华说,“这些旧货商人收了黄花梨家具后就空运到广州、深圳,然后悄悄地出境,香港、台湾成了黄花梨家具的主要出路。”
后来,天津沈阳道文物市场成了古典家具的“大本营”,天津周边的几个县城也受到辐射而成了老家具的集散地,那里的农民扔下锄头,成了老家具买卖专业户。山东、山西、陕西和东北三省的一些老家具商人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将老家具贩到境外。这种狂热的现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八五狂潮”。
后来,海关被惊动了,但他们在关前拦下的老家具又常常是新仿的。
“八五狂潮”在老家具收藏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积极的一面就是提升了中国明清家具的价值。首先是中国的文化人重新发现了明清家具的美学价值,并试图重新解读其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北京有马未都、田家青、张德祥等一小批文化人以有限的资金涉足这方面的收藏,初获成功,并成为古典家具的收藏家。
在上海,黄花梨家具的价值发现还有一段插曲。八十年代初,中国新闻社的记者陆谷苇到苏州东山采访叶家花园,意外地在农民家里看到不少明代遗存至今的黄花梨家具。众所周知,明清两朝,苏州是出状元秀才最多的地区,也是江南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商业重镇、文化名邑,又是苏作家具的大本营,黄花梨家具大面积地出现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些家具没有引起重视和有效保护。于是陆谷苇回来后写了一份内参,引起了江苏省文物局的重视,派了专家去考察,挑了一些珍品收购。上海的旧货商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赶到那里,将文物局挑剩的一扫而光。
“所以说,上海的旧货商人反应是最早的。”吴少华还提到一个情况,“上海闹甲肝的1988年,一些旧货商人跑到北京避风头,在潘家园等古玩市场里看到有人拉着大板车卖老家具,里面居然夹杂了黄花梨家具,卖旧货的人自己也不识,他们就跟踪大板车的来龙去脉,终于发现了这些家具的源头是在天津周边的几个县,于是他们收购了黄花梨家具再销往港台,结结实实地发了一笔。
1994年,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上海收藏协会前身)假座三山会馆举办了中国第一次古典家具展,明代黄花梨家具以艺术收藏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个展览取得了轰动效应,黄花梨的价值得到了重估,“许多跑筒子(旧货商人)的人都成了我们联谊会的成员,后来他们集中在吴中路、虹桥路一带专做老家具生意,发了。有一个老板借了虹桥路上荣毅仁家族的一幢别墅,做成上海规模最大的老家具大卖场。”吴少华说。
这个地方我去过,还买过几件老家具,那个老板我也认识。在我写的《寻找老家具》一书里提到过,还有照片。
(这是王世襄收藏的明代黄花梨玫瑰椅)
在持续至今的中国老家具热中,有一部堪称经典的著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就是王世襄编著的、由香港三联书店于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大型图书。此书一经问世,黄花梨家具价值猛然飚升,流散加速,连王世襄本人都后悔得连连跺脚。
1996年秋,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在美国纽约总部举办了一个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这也是有史以来国际拍卖公司第一次举办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世界各地收藏家三百余人亲临现场,其中有几十位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华人。经过两小时的激烈竞争,107件拍品全部成交,拍品成交价四次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有的竞超过估价的十倍。拍品中价位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藏,加上佣金,相当于一千万元人民币。这次成功的拍卖无可争议地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已经跻身于世界级重要拍卖品行列。
总体上看,海内外拍卖行和古玩市场是遥相呼应的,佳士得、索富比两大拍卖行几乎每年有古典家具的拍卖专场,黄花梨家具行情一路看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最近二十年里,黄花梨、紫檀、乌木、铁力、鸡翅等硬木家具的价格至少升了五十至一百倍,其中以黄花梨的涨幅最为惊人。北京的张德祥说:“七十年代末,天津古玩市场上的黄花梨圈椅,论斤卖,跑旧货的人还不肯收。弯料不好出东西,他买去是改装成新家具的。红木太师椅、官帽椅倒相当走俏,但也论斤,六十元一对。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北京市场上,京郊老乡送上来的黄花梨圈椅才卖600元一对。到了1986年,涨了,6000元一对,十倍吧。再过四五年,涨了十倍,要你六万了,又是十倍。”
现在呢?马未都认为又涨了十倍。吴少华有个全面的评估:黄花梨家具在二十年里涨了两百倍,有些精品级书房家具涨幅达到两千倍以上,上百万一对的官帽椅不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