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2007-05-29 09:55:44)
分类: 并非低级的艺术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汉源书店内景)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汉源书店一角)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尔冬强收藏的老枪支,后被警察没收了,如果拿这种枪去抢银行的话,人家肯定会以为你是神经病)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庆祝汉源书店十周年酒会上歌手在演唱老歌)

 

十年前,汉源书店在绍兴路上开张了。悄无声息地开张,这是尔冬强一贯的风格与处世原则。

绍兴路是一条闹中取静的小马路,地处过去的法租界,新式公寓楼和洋房基本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有点矜持,有点温馨,也有点浪漫,街两边的梧桐树在夏天会投下浓浓的绿荫,而在冬天,则有点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作品中流露的伤感情调。同时,它的文化气息也是浓而不烈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加上昆剧团等多个文化团体都在这条街上,还有画廊、古董商店、书店、公园走在这条街上的行人不知怎么的,都有一种闲适的甚至漫不经心的神态。而这正是尔冬强想要的。

建筑可能是老旧的,尔冬强改装了一下,保持了老建筑的格局。再将一些西洋老家具搬进来,咖啡壶哼哼地响起来,书店就开张了。报纸上说:尔冬强将客厅搬到绍兴路上,这话基本没错。

书店内的书架塞得满满的,书籍的选择体一种非主流的艺术取向,书架上塞着好几口积满风尘的旧皮箱,似乎主人是一个战地记者,说走就走。一架旧钢琴卧在门口,打开的五线谱搁在琴盖上,一架旧壁炉早已火熄烟灭了,旧桌子上铺着条纹的桌布,地板上是伊斯兰风格的地毯,靠墙的半桌上同样不事声张地置放着旧风扇、旧唱机、旧打字机,还有几支生了锈的毛瑟枪,书店靠窗的两个个玻璃立柜里密密麻麻地摊着8毫米摄影机、旧照相机、望远镜和银烟盒等,这不经意地泄露了主人的职业特性和爱好。

后来我在撰写《时尚老家具》一书中,将毛瑟枪的图片用在书上,结果公安局来了,说尔冬强收藏枪支,没收了。我很对不起尔冬强,尽管这些枪已经生锈了根本不能用,但敬业的警察叔叔死认一个理,用于装饰的毛瑟枪就是枪。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警察决不会是汉源书店的常客。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老油灯就与电灯一起亮了,于是书店里就笼罩在一片浪漫的暖色调里,并且将这种暖人的灯光如水一样泼到街上,因为汉源书店的窗子是很宽大的,在视觉上与街道没有阻隔。

我相信,多少为城市生活所厌倦的人,在这里要一杯意大利咖啡,坐半小时后就会感到格外的平静,就会为这里的气氛感动得想流泪,就会涌起拥抱推门进来的每一个陌生人的冲动。

尔冬强将汉源书店看作是一个文化沙龙,开张以来,文化活动几乎每个月都有,比如中外画家和摄影家的作品展,比如尔冬强本人的收藏展,包括肚兜展、傩戏面具展、匾额展、民间剪纸展、老上海婚纱照片展。再比如古琴会,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世界经典歌剧网上直播,多位歌家被尔冬强邀来演唱,唱至忘情时,那些大腹便便的歌唱家干脆站在椅子上手舞足蹈。尔冬强赶快将门打开,因为高分贝已经震得窗门玻璃哐哐作响了。而唐诗宋词吟诵音乐会直播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天晚上,沪上知名演员乔榛、丁建华、陈醇、王洪生、曹可凡、许承先、张培等来到这里,在丝竹的伴奏下展现了古典文学的特殊感染力,将在座的每位客人带进中国的黄金岁月,带进边塞诗人的刀光剑影,带进李白杜甫以及李清照的悲喜情怀。

后来,汉源书店已经盛不下尔冬强的创意和客人的热情,他将邻近的房子租下,打通后又扩建了两间具有中国传统情调的店堂,使这个书店一下子拥有了180平方米空间。在这个中式的空间里,沿街的一间有斜搁的橼子和半透明的天棚,垂下的射灯照亮了壁上的版画和水墨画,老柚木西洋圆桌上同样铺着美丽的桌布还有鲜花。里面的一间,中央是一张榆木长桌,围着几张官帽椅和山西排椅,供案上的佛像头和木雕有浓郁的民间趣味,墙上诸如“觉是斋”、“翰林院待诏”、“孝廉方正”、“布政司理问”等匾额凝结着中国文化的历史信息,美人靠隔出的小水池里,锦鲤鱼悠闲地沉浮着,竹丝笼子里的芙蓉鸟则使书店充满了勃勃生机。

 “开这样一个书店,商业利润不是我的目标,文化交流和展示,以及朋友聚会才是我的愿望。”尔冬强对我说,“上海需要这样的休闲场所,我不希望这里是闹哄哄的红茶坊,我拒绝商业气和市侩气。”

在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中,我不带私心地将汉源书店列入上海最值得光顾的五十个地方之一。

在与我交往的朋友中,谁都知道汉源书店,即使他还没时间去的话。汉源书店已经成为文化人的俱乐部,艺术家的心灵驿站,新观念与新思想的超市,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尽管最后一种说法有点官方的腔调,我还是这么认为。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十周年之际,尔冬强在艺术中心举办的装饰艺术派老家具展)

 

现在,汉源书店十周年了,上海这座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买了房,许多人买了车,许多人炒股赚了钱,许多人投资艺术品也赚了满盆满钵,许多人结婚又离了,许多人还在等待艳遇,但是读书的人少了,买易中天书的人不一定读过他的书,他的书在十年前几乎没人注意,我买过,但不敢放在书架最外面,怕朋友笑话我看这么通俗的读物——但是汉源只有一家,它是上海知识界的骄傲,一方安静的绿地。

为了纪念十周年,尔冬强前不久在泰康路他的艺术中心里举办了一个酒会,顺便办了一个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家具与器物展,藏品都是他几十年来的收藏。一向低调的尔冬强一句场面上的话也不说,请朋友来,喝杯酒,聊聊天,听听爵士乐,田果安唱了几首老歌,情调相当海派。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来了,俞晓夫、王凯丰、唐韵、王雪瑛等。大家几乎一句都没涉及汉源书店,但心里都明白,为一家人文气息极浓的书店诞生十周年搞这样的一个活动是理所当然的。

 

汉源书店十周年了

(尔冬强收藏的三十年代上海西洋家具与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