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非腐败吃喝 |
桂花拉糕“恶作剧”
周六,清晨四五点钟,天蒙蒙亮,如果是冬天,还可以看到一小片薄薄的月亮贴在光秃秃的树梢。我悄悄地出门了,直扑上海老街的藏宝楼四楼淘古玩,已经有好几位朋友在摊头前打着手电看东西了,那情景真跟小菜场有几分相似,闹哄哄的,还有一股不那么好闻的气味。完了,天色大亮,我们就到绿波廊吃早茶,有斩获的就将宝贝拿出来大家玩赏一番。什么是生活的乐子,在我们这拨人眼里,这就是了。
九曲桥边早已人头攒动,绿波廊早茶的生意极好。有一次我们点了一道桂花拉糕——我知道是这里的名点,不料服务员小姐端上桌时,突然将盆子倒翻过来,吓得大家尖叫起来。常识告诉我们,盆子倒过来,盆里的内容必定掉下来,所谓倾盆大雨就是这种状态的极端化。但这一次常识不中用了,好几块拼成一朵六角形海棠花形状的拉糕没有掉下来,它牢牢地粘在天花板上,于是大家又笑了,小姐也笑了,一切皆在她的掌控之下——气氛相当和谐。服务小姐于是说:这里的桂花拉糕粘盆子,粘筷子,就是不粘牙齿。挟来一尝,果然不粘牙。
桂花拉糕是上海著名的小吃,用水磨糯米粉拌匀后锤打至起韧劲,蒸熟后制成,拌粉时要加一定比例的白酒,以增香气。过去沈大成加的是汾酒,所以他们称太白拉糕,李白善饮,总被后人抬出来做广告。后来有些酒家为提升酒香,加五粮液。绿波廊加什么酒我不清楚,但桂花拉糕确定是香气逼人,糕的表面还有糖桂花,玉白色衬出金黄色,世俗得紧呐!今年过春节,我带了几个朋友又去绿波廊喝早茶,要了春卷和挂糕,想不到大受表扬,因为在老上海的眼里,春卷就是金条,拉糕赛过白玉。好一个金玉满堂!完了朋友抢着埋单,我乐得成全他。
这个桂花拉糕招待过总统,当年美国风流总统克林顿来上海,在绿波廊吃过一顿午餐,纯粹是私人性质的,克林顿只为三个人埋单,他丈母娘、女儿和他自己,希拉里自己掏腰包,一起来的同僚更不再话下,这就是美国人的作派。这顿每人标准一百元人民币的午餐让老克出了洋相,他的筷子功不怎么的,筷头被桂花拉糕粘住了,顿时束手无措,服务小姐见状马上给换了一双。再挟,又粘住,一共换了三双筷子才将拉糕挟起,顺顺利利地送进嘴里。大嚼,一脸的满足。
克林顿是世俗的,这也是他讨人喜欢的地方,不像英法贵族老是装腔作势。我得知克林顿三双筷子吃一块拉糕的消息后,马上跟他们的经理说,快把三双筷子洗干净了,挂在墙上,再用中英文标明:“这是克林顿吃一块拉糕用过的三双筷子”。经理说:这三双筷子早就与其他筷子混在一起了。其实筷子又查不出DNA,谁也不会、而且也查不出到底是不是老克用过的。结果很可惜,我这个伟大的广告计划没能实施。
现在,我每次在绿波廊请朋友吃饭,都要点这道桂花拉糕。而服务小姐都会将盆子倒过来,必定的,餐厅里会响起一片尖叫。这是可爱的恶作剧,为一顿便宴平添了一抹喜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