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来飞去的陆康

(2007-02-16 20:54:54)
分类: 我的至爱亲朋

飞来飞去的陆康

 

  

飞来飞去的陆康

 

 

前几天获赠陆康新出版的一本《陆康印谱》,收录了他近年来镌刻的印章一百五十方,再三玩赏,竟不忍释手。此书系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的海归篆刻家系列之一,装帧精美,版式别裁,内芯由陆康本人编排布局,逐页赏阅,犹在山阴道上信步,山花烂漫目不遐接,又有意外的惊喜扑面而来。一本印谱能予人有如此惬意的视觉享受,我以为是每一方印章都积蕴着鼓胀于方寸世界的无限张力。

陆康于二十年前到澳门谋求发展,也算负笈海外,澳门回归后衣锦还乡,被划入海归派也不算错。海归后的陆康,曾在商海驭鳌踏浪,但为人生作出更加精彩注释的,还是进一步明确书法篆刻的角色。陆康的书法,既大江东去,又小桥流水,眨眼间又风云突变,银瓶乍破——那是他在玩现代书法。前几天携两件作品赴杭州参加全国书非书现代书法展,为上海书坛争得一席之地。陆康治印,也是运斤成风,收放自如,面目多样不让川剧的变脸绝活。陆康从秦汉及至清代皖浙两脉中汲取丰富滋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追摹前贤的同时,还独创的好几路字体,别开生面,新意迭出。在我这个外行眼里,他的元朱文深得恩师陈巨来先生衣钵,如梅派唱腔,满台富贵气怎么也挡不住。满白文如裘派唱腔,苍劲有力,韵味绵长。鸟虫篆则酷似程派,委婉多姿,载歌载舞。而最让我啧啧赞叹的是大刀阔斧的秦汉缪篆,金钩铁划,意在刀前,并于密不透风中慷慨留出一段疏可走马的空间,从而使有限的印面获得了回旋的余地,纵想象力策马驰骋。这一处理方法也得到了程十发先生“独辟蹊径”的高度评价。陆康治印,还非常注意避让与穿插,或如幽兰出寿石,或如紫竹立晚风,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自由延伸的意念和舒展的动姿。他为澳门历史景点所刻的那方“关闸”,繁体字恰好是对称的,而且有四扇门如仪仗并排,弄不好就失之呆板。而在陆康刀下,四扇门似开似合,繁简有致,肥瘦得体,变化无穷。这幅得意之作已被不少印谱收入,垂范后学。

作为书家印人的陆康在澳门时,就受政府指派,以笔代节,出访欧美,在重大活动现场挥毫泼墨,老外们为求他一方字常常要排起千人长队。但他又不无遗憾地对我,当初在澳门捞世界,行过医,当过垆,留在澳门的印章却只有数十枚。也因此,这几年来,卸脱俗务的他就闭门吮笔奏刀,还要整理祖父陆澹安先生遗存的百十种遗稿。

但即便如此忙碌,陆康还是活得气静神定,而且不失卧龙先生的散淡性情。每天忙至下午四时就收工了,喝一杯茶后等待朋友接他去喝酒聊天。饭桌上的陆康,宛如蜕身为另一个人,说噱逗唱,暗藏机锋。有一回在饭桌上,因为朋友带了几位学生,上海书画界还保持着师道尊严的传统,故而行止拘束,陆康忍不住猛一击桌,高呼:“我要说笑话了。”于是,轶闻逸事,举座皆欢。

陆康为人,如他的书印一般收放自如。有陌生朋友来,便说:要我写字尽管开口。不几日便有作品见赠。每年除旧迎新之际,邀挚友一桌畅饮,锦囊内已收礼品若干,酒后大家抓阄,或印章,或扇面,或册页,如得压岁钱。但要是有人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则断然割席。

以我有限的阅历,交游时总希望朋友一是有见识,二是有趣味。陆康就是既有见识又充满灵趣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