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丝一辣手擀鲜春面】
正月十七,是一年之中三个“人期日子”的第二个,中午应该吃面条。
上午即以飞信通知好友们,中午别忘记吃面条……之后又意犹未尽,在微博上、微博群上、QQ空间上都把颖韬编的短信给发上一把,想给更多的朋友分享——颖韬以为:
幸福也好、祝福也好、美食也好、节令的习俗也好,多一份分享,就多一份快乐,甚或也会多一份功德吧?
今儿呢我休息在家,念高二的儿子一大早就去上学啦,夫人依然忙她的业务,早早也公干去了……
我想啊,难得在家一会,有个不紧不迫的时间空档,应该利用充裕的时间给他娘俩来顿手擀面尝尝,这是多好的示爱形式呢!
……但是,手擀面应该是过水面才好,那要很好的卤子搭配,才可以相得益彰……做什么卤儿呢,还稍微费了颖韬一点“脑(筋)”……春节期间,膏粱厚味不少,胃口肯定一般,显见不适合肉卤儿、浓香的卤儿等等。看冰箱里,有我昨日在三环菜市场买的鸡腿菇、绿豆芽和青蒜等几样菜蔬……嗯……
颖韬的思维就围绕这些在转:立春已过,春天即将来临,又想到《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里,孙真人曰正月“肾气受病,肺气微弱。宜减少咸酸,增加辛辣助肾补肺,安养胃气”,遂决定用鸡腿菇、绿豆芽和青蒜做一道颇具创新精神的面条卤儿!当然了,加一点猪肉丝、鸡肉丝口味会更好……
这一定是一道清新美味、营养丰富的面条卤儿。鸡腿菇营养丰富,口味和口感都妙不可言;绿豆芽还兼清火解毒功效,青蒜的营养和其味馨辣、鲜美,醒脾开胃的效果自不必赘言……同时,还符合近些年来食疗养生“一荤一素一菇”的理念!
看看:
这难道不也是创新嘛?
颖韬窃以为小有成就之感呢——自己的身心被自己的创意实实地愉悦和滋润了一把……嘿嘿嘿——劳动创造了快乐,此言不虚吖。

先和面吧。
但是擀面条的面要硬一些。怎么能达到硬一些的目的呢?我的经验是用凉水,先将五分之三的面粉掺水拌和,然后用这些面团把剩下的五分之二干面粉揉进去,变成一个面团,放到密闭的容器中饧发之……
十一点啦,该做面条卤儿了。
把绿豆芽放到清水中泡洗,换几次水;
鸡腿菇在流水下洗净,切薄片再切细丝,烧一锅开水焯煮5分钟,用以杀灭霉菌、细菌和去除异味,然后滤净水待用;
从冰箱拿出冷冻的猪五花肉和鸡肉,在流水下冲一下,亦切薄片并切细丝,成猪肉丝和鸡肉丝;
青蒜四根剪掉泥根儿,掰开叶鞘(叶鞘内很脏,一定要掰开洗吖),洗净并泡在清水中。控净水、斜刀切成段。

用另一个锅,先烧一锅水。
锅内加花椒粒二十几颗,开小火烘热花椒粒,出香气后倒入花生油适量。这样既可以让花椒的香气传入并扩散至花生油里,还不至于让花生油油温升高而出现有毒的苯并芘。
之后再下五花肉丝、姜丝、葱段,小中火炒至肉丝变粉白色,加入鸡腿菇丝煸炒,使之充分入味……
待那锅水烧开沸腾后,倒入炒锅内,没过鸡腿菇,转中火煨炖之。
此时差不多已经11:40啦,夫人回来了——这下颖韬有了帮手了。
她自告奋勇擀面,我就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她了,让她过过瘾吧((*^__^*)
嘻嘻……毕竟这种锻炼的机会不多吖)。
煨炖的锅内汤汁焅得还剩三成左右的样子,下入绿豆芽,慢慢拌和进去,加适量的盐。
之后,打了一只鸡蛋,搅拌为鸡蛋液,慢慢倒入锅内,搅拌均匀,拿一双筷子“翻炒”,加一点黄色的颜色。
此时汤汁基本剩一成了,即加入水淀粉,勾芡,翻拌均匀后,撒入青蒜段,即可出锅了。

【银色的面丝】
夫人把面擀成薄薄的大片儿,将补面均匀撒抹到大面饼片上,折叠至合适的宽度,拿来给颖韬切成细条。
当然了颖韬是尽量将其切至均匀,看着好看,也易于均匀煮熟。
门响了,儿子回来到家,可以煮面了。
之后,就是煮面、捞面、过水、装碗、加卤儿,滴几滴老醋、芝麻香油和香菜末,端给儿子饕餮去了!
此面,似可名之曰:五丝一辣手擀鲜春面(谐音不是:首赶春嘛,赶早早的新春、鲜春是也)!【五丝=无私嘛!】
【五丝者,面丝+猪肉丝+鸡肉丝+鸡腿菇丝+绿豆芽亦可视之为丝】。
至于味道和口感,就不显摆了……呵呵呵足够鲜香、爽利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