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美食的手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学习并传承的。不论是专业厨师的学艺,还是主妇的劳作抑或颖韬辈的家庭大厨的历练,多从学习和师承来,掌握了之后,熟练习得,慢慢熟便生巧,继而游刃有余……
然而,很多人把徒弟从师傅那里承接的“师父大法”、子女从妈妈那里继承的“母亲真言”赋予了太多人文的温情、甚或神圣的内涵。
怎么说呢?似乎这里浸透着师辈、母辈的爱与徒弟、子女的孝敬在内,表象闪烁着人性的温润暖光,但仔细究讨其内里,会发现这常常近似于成规,有些几乎就是陈规的锁桎。
想到这个问题,源于今日午餐做芹菜馅饺子(可见多多下厨做饭,对男人来说,可以引发很多的灵感或激情呢)。
今日难得安静地在家休息,孩子上学,七点前离家,老婆加班不知几点走的,我一个回笼觉自然醒来已经九点……在网上转悠……上午一直到十点半都没有一个电话骚扰呢,心里的惬意和满足自不必说……正想吟诵“浮生难得半日闲”的时候,俺手机的老式电话的铃声叮铃铃……地响起来了——
还好是老婆查岗并指示:中午做芹菜馅的饺子—并告知岳母已经把面和好、也把肉馅调好了送到厨房的案台上了……就等我把芹菜做成馅儿,包好煮好而已。
一听这样啊,我感觉着挺简单,简直就如张飞吃豆芽。
网络的引力实在大、且颖韬的“网络任务”也实在多——让颖韬醒悟起来要给孩子中午回家吃饺子的事迫在眉睫了的时间,已经是11:20,离儿子到家的剩余时间只有40分钟了!
哇塞!在这四十分钟之内,颖韬需要迅速完成择芹菜、摘芹菜叶、洗芹菜、焯水、切馅儿、拌馅儿、揉面、做剂儿、擀皮儿、包饺儿、挤蒜泥、煮饺子……够忙活不是?(*^__^*)
嘻嘻……
好在颖韬做饭是轻车熟路并驾轻就熟许久(十八年中有十六年几乎天天历练呢),这难不倒我。但儿子上学将在十二点到家的事实,确实给我制造了不敢不紧张的空气。
我先开电磁炉烧水,然后立即着手摘芹菜的叶子。刚刚摘了四片儿叶儿的时候,我发现这活计太耽误时间了,而且这叶子看着绿油油、水灵灵,细嫩、细嫩的,干嘛不和芹菜梗一起直接切段或剁碎做馅儿呢!

一刹那间感觉这似乎不合成规,妈妈没让这样办过,以前也没吃过芹菜叶包的饺子……也是一刹那间开窍并决策了:破破陈规不行吗?成规为什么不可以破呢?破!不摘芹菜叶子了,把梗和叶一并做这顿饺子的馅儿,试试效果嘛!这样,我可以节省多少宝贵的时间吖。
感觉时间充裕了的同时,颖韬版的闲情逸致投送到料理过程中的风格,又正常地冒出来了。
当把整根儿的芹菜洗净后,感觉如果仅仅是芹菜和猪肉的对比,就显得颜色单调,需要破破颜色,弄得丰富一点。急切之间呢,把岳母发好的木耳切碎,又把冰箱内的胡萝卜刷洗干净,以礤菜板礤丝,切碎,一起拌和在肉馅之中,感觉就温情了许多吧。

【看出颖韬的紧张了没?筷子是鸳鸯的】
那边锅里的水已经“咕嘟嘟”地“热烈烈”地开了,随即就把整根的一把芹菜放进去焯水毕,然后投凉水拔凉。
放到菜板上的时候,我没有剁这把芹菜,而是采取胶东地区处理饺子馅的一般方法,快速地连梗带叶切碎成细丁儿,之后迅即轻攥使之不滴水,就拌和在肉馅之中搞定了。
之后,颖韬便快乐地认真做透熟的料理体操:
揉面、抻条儿、做剂儿、擀皮儿、包馅儿……【具体的过程就省略吧】。
当我包好20几个饺子的时候,赶紧找几瓣儿大蒜,泡水……
又包了十几个饺子的时候,把大蒜瓣切头儿、拍扁、【以挤蒜器】挤蒜泥(因为要等十五分钟才可以食用,才会获得最多的大蒜素啊)
……开电磁炉烧水,准备煮饺子,这样呢,就一定可以保证孩子进门,洗洗手即可吃到热乎乎的饺子,此时,时间已经11:57啦!

【在调料之中升华的饺子】
【调料=老醋+味极鲜酱油+芝麻香油+蒜泥】

【饺子皮外表是普通面粉真实正常的色泽,馅儿是五色缤纷的鲜美】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个破陈规的理念,是不是觉得有点“绕脖子”呢。实际上颖韬写这文章的时候,干了三件事:看《非诚勿扰》,和飞信的飞友聊天,所谓一心三用。记忆中这是最不专心写出来的文了,不无“惭然”吆。
经颖韬品尝后,实话说芹菜叶儿做馅儿呢,不仅没有异样的感觉,而且我觉得口感和味道都比单纯的梗做馅儿还好,更何况呢,叶子的营养至少不比芹菜梗差吧。
如此,我们父母或师傅教给我们:做芹菜馅饺子只要芹菜梗,丢弃叶子,然后剁碎的所谓“地道”的正版“神话”,便可以被理直气壮地打破:可以叶加梗,可以切细丁……
而这样“破”的直接效果呢,就是在料理过程中可以节约、可以低碳、可以省时、可以省力;在口感和口味上水分更多,芹菜的本味更鲜美、更浓郁……
您看,有时所谓的改革、“破立”,还不就是在一念间吗?而关键的关键是什么呢?
颖韬以为是理念,是思想的解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