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的长河里,1月6日本来应该只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因为2007年这一天在新浪网开博,而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
因为开博后的写博管圈,让我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太多,同样得到的更多!似乎这一切很难一句两句、十句八句说得清,甚至于我觉得语言是多余的、也是局限的,索性就不客套啦。
感谢、感念、祝福都送给圈友、博友和一切关心我、支持我、爱护我、瞩望我的朋友;自省、自警、学习、友爱、分享、坚持与奉献压给自己……
过往的365日里,因为有了博客、有了博圈、有了博友、圈友,而变得日日艳阳清丽温暖和煦,对自己来说变得时时忙碌充实愉悦快乐。
美食滋养了大家也同样滋养了我,无论物质的佳肴,还是精神的营养,因为获得精神高雅的享受和物质美妙的品味,这一切都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向上;更加理性、更加深邃。美食不仅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饱腹,更在精神的层次上获得跃迁与提升。
美食,从此脱离了仅仅提供给我们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矿物质的功能,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是情感的升华、友情的增益和思想的飞跃……
概而括之,美食既滋养了身体与生命,又滋养了情感与灵魂。
简而言之,美食,养身又养心。

爱 厨 吧,它 是 你 进 步
的源泉
——厨房,乃升迁的练兵场仕途的发祥地
?/P>
颖韬曰:厨房是升迁(为官)的练兵场,仕途的发祥地。
为何如此说?盖因庖厨的劳作是创造性的劳动,能够在创意的变化中不断挑战自己,寻找其中乐趣,放飞心性。劳作之后,在食客的狂饕细啖中,便收获了心灵的满足,在由衷赞许里,获得心理的愉悦。同时,下厨又是惠及多方的活动,对厨者而言,做菜是一种享受,生发和存贮了幸福;对家人或食客而言,是享受、更是口福……
烹调、料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劳动与创造过程,从买菜开始设计与创造开始,到“拣盘子拣碗”收拾桌子结束……会做菜的人,买菜的时候就进入了做菜乃至吃菜的境界、认同了厨者和食客的角色。比如想做凉拌海蜇茼蒿,就一定选择幼嫩的鲜茼蒿;要做鲅鱼水饺,韭菜是基本的调料,所以尽可能去选根部发红的韭芽,因为这样的韭芽是露天生长的等等不一而足。其实,面对一种材料,你可能有多种做法;一种烹饪方式又有多种烹饪技巧,但你必须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优选法”嘛)。
面对一条活鱼,如海鲜鱼,要尽可能选择清蒸、酱焖之类的做法;如果是冷冻鱼,清蒸就不合适了,还是干炸或红烧吧。就是面对同一种菜的不同部位、不同成分,也要善于分门别类、各有针对,确保材尽其用,物有所值。比如用白菜,白菜帮用作醋熘、炒鲜虾比较好,白菜叶用于醋拌海米、凉拌瓜丝、凉拌粉皮之类最佳,如果你非要把白菜帮和叶放在一起干炒就逊色许多了。
烹调也好、料理也罢都是需要悟性的。
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无论在哪里吃过的菜,甚至看过的菜,不用询问厨师,就基本能做。因为有悟性的人都是善于观察的人,能够捕捉生活中最美妙的细节,并有极强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这不仅是与生俱来的素质,类似于“天才”,也有后天训练的成份。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厨师如果一辈子只会做老师教给他的那几个菜,那他就只能是个死板的“厨匠”了。
烹调、料理是一种艺术,万万不可仅仅拘泥于菜谱,一些突发的灵感更能出新、出鲜、出彩。融会贯通、发散(思维、想像)创新、与时俱进,这些看似高深的思想品行与能力,其实在做厨上都有体现。
体现在对一桌筵席的筹划、“驾驭”上,更是设计、谋划、搭配、拼接,综合、风格、兼顾、统筹、创新、决策的结果。
有时候,亲朋突然来访,去饭店吧,那是一种疏远的方式,还在家里亲手做菜好些,比较亲情。你若“训练”有素、就该会驾轻就熟,甚至,随便从餐橱和冰箱里找找,利用现成的原料,就能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来。
华罗庚先生生前推广的“统筹法”,在厨房实在是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先将比较费功夫的鸡呀鱼呀肉哇的先料理好炖上,然后洗青菜、整理、裁切、初步料理,准备调料等等,在烧炖的同时做其他小菜,一俟炖菜好了,则基本全部的菜品也已经搞定。避免先把易做的菜炒了,再把难熟的菜炖上,结果此菜炖好了,彼炒菜也凉了……这似乎是很细微的问题,但反映了一个人的统筹能力,反映了他行为的思路、操作的层次。这不就是人的“智能体操”吗?
朋友,若你有足够的坚忍与耐心,你就坚持在厨房劳作,可以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厨房将会把你训练成有谋略也有胆略的,一个细心、有条理的人!
可以说,你善于驾轻就熟一个“管家”的角色,就能善于纵横捭阖一个单位的组织!
作家何冀平说:会做菜的人智商高。咱理解“就因为做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厨房厨艺的挥洒自如与工作的运筹帷幄、处事的举重若轻、写作的行云流水等,都非常近似”。
“治大国如烹小鲜。”圣人这样说二者,其中的同工之妙在哪里?
我以为治国的那种小心翼翼、那种用心投入、那种运筹谋划等等,不下厨的人是难于体会它深层次的感受与感觉的!
如果你烹过“小鲜”,那么,你会在内心懂得目标、筹划、呵护、小心、照顾、周全。小鱼儿是脆弱的,但在这脆弱的小小“肉体”上寄托着你美味的向往与期待,你整个的心态是善待它的、倾注你的情感与智慧的。因此,你要谋划,下料准备和预处理就需要你动相当的一番心思,而且需要设计、统筹、比较、优选、配伍、混合,具体烹制的过程中你还要顺遂、尊重你的“对象”,免得破碎;你要把握时机,等待恰恰好的火候;你要勤快,不翻动就可能焦糊;你要调和五味,不调和就可能难于下咽…
…反过来放大了来说,可否妄论为:烹小鲜如治大国、你能烹小鲜就可能治大国啊…
…
· 总而言之,就是号召男人们、女人们,特别是“大老爷们”们都动起来吧,系上围裙到厨房体验一下决策与主宰的感觉--在那切剁劈礤、片刮剔拍中,在煎炒烹炸、熬煮炖汆里,体味、发悟丰富的人生哲理,增益生活进步和事业发展的能力!
· 爱厨吧,它是你进步的源泉 。正是:锅里乾坤大,厨中日月长!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fcc3c0100067r.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