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2007-07-12 21:44:04)
标签:

颖韬

爱美食

读好书

美食

芦笋

简单烹调

鲜美

美味

味极鲜

分类: 简单料理
     颖韬曰:芦笋,说什么呢?
什么都是多余的,不品尝何以得享此鲜?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第一次吃芦笋做的菜肴,是在五六年前了,那是在莱阳龙大公司的宾馆“梅花山庄”,品尝龙大给日韩种植出口的高档特色菜。那一桌,有几种我以前没有吃过的菜,但印象最强烈的是芦笋,不仅是它独特的清香鲜美的味道,还有主人介绍芦笋时的神秘与自豪:“这么一斤芦笋,最好的时候在日本能换一辆摩托车!”哇噻,太夸张了吧?
 
    但主人中有龙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郑重地表示决无戏言……不敢想象。所以吃的时候感觉有暴殄天物的愧疚……后来有朋友馈赠冷冻的龙大菜蔬,其中有四包(一共2斤)速冻的芦笋,把我美的,一次拿出来至多4根品尝,以至于今日买11根芦笋才2.20元(人民币),可是我晚餐做芦笋,也只用了6根,您看这不落下病根儿了吗!
 
    今晚去超市买熟芝麻,忍不住又去看看无公害特色蔬菜专柜,发现有保鲜膜包装的鲜芦笋,每包5~6根不等,价签标价1.20元以下。拿到手里,感觉已经不很新鲜,有些发蔫。也难怪,很多人不认识它或不知道怎样烹制它,所以问津者寡,以致都放得不新鲜了……我开始拿了一包,后来一想,这些至少还能保鲜一天,就又来了一包。然后把柜台上的那些芦笋拍了张照片。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回家后,打开一包,只有6根,洗净后,看看成色还可以。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斜刀切菱形段,然后入开水锅,汆烫,一变颜色,即刻捞出控净水分待用。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为了更好地配搭营养,更为了调配口味,以聚敛、突出鲜芦笋的清香鲜美,我以三分之一根胡萝卜切和芦笋差不多的菱形段,洋葱四分之一只,切宽片,黄瓜三分之一条亦切菱形段。另外准备了两个鸡蛋大小一块五花猪肉,也切和芦笋差不多的菱形段,大蒜四瓣拍扁、切末待用。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炒锅放适量花生油,开中火烧油至6成热时,下五花猪肉条和8~10粒花椒粒,将肉煸炒至7~8分熟时,先下胡萝卜段、芦笋段翻炒9~10下,然后下洋葱,再翻炒1~2分钟,下黄瓜段、蒜末,一起大火翻炒5~6下,即关火,加加碘盐,搅拌均匀,出锅装盘。
 

芦笋,不品尝何以得享鲜?

   
    孩子也很喜欢这道菜,一个劲的往碗里夹;老婆忍不住迂回地夸我:这次怎么好像比以前哪一次做的芦笋都好吃呢?
 
   她哪里知道,这五花猪肉加持了肉香;洋葱加入了葱香;黄瓜汇聚了鲜香,而胡萝卜就像交响乐团的大贝司,以其深沉悠越的特质糅合了几种配料的各色各香,把整体烘托起来,将芦笋的鲜美、清香推向了极至,任谁的馋舌味蕾能不被甘心诱惑、进而臣服呢
 
       此时,颖韬又不免“诗”兴勃发,凑工整句。
    这正是:
    芦笋有奇香,鲜美又营养。
    一朝得亲近,便会常念想。
 
    饥时不忆起,饱食总思量。
    脆嫩又爽口,奇鲜加清香。
 
    纤维维生素,元素含多样。
    亦菜亦药膳,多食保健康。
 
转贴附件:

《芦笋的营养价值》

 

    每1千克鲜芦笋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50克,粗纤维7克,钙220毫克,磷620毫克,钠20毫克,镁200毫克,钾2.78克,铁10毫克,铜0.4毫克,维生素A900国际单位,维生素C330毫克,维生素B1:1.8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烟酸15毫克,泛酸6.2毫克,维生素B6:1.5毫克,叶酸1.09毫克,生物素17微克,可放出热量109.2千焦耳。

    芦笋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芦笋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凉拌,又可热炒。除了能佐餐、增食欲、助消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因含有较多的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及其他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等疾病均有疗效。天门冬酰胺酶是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因而,芦笋已成为保健蔬菜之一,这是它能在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畅销不衰的重要原因。

    芦笋,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称之为龙须菜,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是雌雄异株宿根性多年生植物。芦笋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使用价值很高。

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世界各国都有栽培,以美国最多。
    中国栽培芦笋从
清代开始,仅100余年历史,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郊区零星栽培,当地鲜销。从1984年开始,中国福建、河南、陕西、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市大规模地发展芦笋生产。到90年代初,全国栽培面积达6.6万公顷以上,年产罐头超过8万吨,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其中山东省是芦笋生产的主要基地,年出口芦笋罐头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在全国芦笋生产和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芦笋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和中国香港。

 

大部分的附件内容转帖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7776.html

特此致谢!

 
 
 

 
《美食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