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持并积极倡导:简单烹调,清淡饮食。
这个理念,实在说时时被很多人怀疑、挑战和拷问:
究竟简单烹调的手法,到底能不能做出美味?

简单烹调到底是能做很多次、很多种的实践、还是仅仅局限于某些食材或某些特定的场合?
如果都简单烹调了,还要厨师干什么?所谓的什么级别的大厨是否真正的有意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本文不是议论文的范畴,所以不想把时间花在议论和评判上,只想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更何况我的初衷和原意,并不是挑动大家都茹毛饮血、更不是要抹杀和诋毁大厨的使用价值。简单烹调的简单是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即能简则简、能省即省,最大限度地减少菜品烹调过程的营养损失和营养破坏,至少做熟食物的过程和加工是要有选择地保留的,选择的标准是科学、严谨的,是不应该仅仅以口味和口欲的满足为标准,当然所谓的传统、程式等等如果不符合饮食科学和饮食安全,也是应坚决舍弃的。
以海螺为例,传统鲁菜最拿手的是“油爆海螺”,烹饪的核心是把鲜海螺肉焯水,再以猪大油触爆海螺片 ,然后再爆炒……这样做的追求和宗旨是把海螺做香,但海螺是很容易加热变熟的,从螺壳内把肉取出后焯水就基本8~9成熟了,猪大油烧热倒入海螺片触爆,实际不就是短暂的油炸吗?同时单独用猪大油的副作用就已经不小了,更何况再加热之……这样的结果,都有哪些毒素被加入进来我不敢说,但强烈致癌的苯并蓖一定不会少的。
所以,螺贝类的海鲜,本人还是坚持尽可能以短时间蒸煮的方式,这种烹调方法最可取、也最能保持海鲜的原汁原味(内陆地区如果海螺之类的空运海货,如果不新鲜就别吃了,不仅不会被误导也许还少受点害)。
如果是新鲜的海螺,就把它刷洗干净,然后放到蒸锅里面蒸熟,一般开锅后5分钟之内即可关火,以盘夹等器物弄出来摆盘,晾凉,即可食用。
食用图片中盘子上这么大的海螺(螺壳有我的拳头大),牙签是不适当的,可以用筷子、刀子之类的工具扎进螺肉中,把肉取出,蘸姜醋汁食用。也可把螺肉取出切片与菠菜、黄瓜凉拌,效果味道也是极好的。
昨日一家三口被请到海边渔家小店吃海鲜,剩下几个海螺,被主人热情地给打包带回,晚上放冰箱冷藏,因为是熟食了,所以 今日拿出来切片热炒了一下,虽然有些熟过,但为了消灭冰箱中的细菌,热炒是必需的。
炒这海螺片的时候,实实在在感到海螺真是香鲜的厉害--即使在冰箱中放了一夜、即使排油烟机高档旋转,但在翻炒的时候依然把它的鲜香浓浓地发散出来、飘洒弥漫在满室满楼……

〔加洋葱、胡萝卜热炒了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