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不见的懒惰——“怎样才能用好人?”系列

(2019-08-07 16:27:24)

看不见的懒惰——“怎样才能用好人?”系列

看到这篇以前在博客上写的文章,不禁莞尔。那个时候的迷雾,早就解开了。只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已。

说实话,脑袋懒惰带来的社会危害更大,人懒,不爱动,不爱干活,可以发展高科技,机器人可以替代,但这脑袋要是懒惰的话,还有救吗?

我们现在都知道,脑袋懒惰是因为教育出了问题,学校老师们填鸭式的教学,孩子们从小就不用思考,只要会背课文和公式就能拿高分,上名牌大学,考公务员等,一辈子衣食无忧,那谁还愿意去动脑呢?

更进一步的,我们还知道,小孩子的思考独立能力是在14—21岁之间形成的,而在这个阶段,教育体系中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复习课本等,孩子已经被压的没有喘息的时间,哪里还有时间开动脑筋,思考八杆子打不到的历史问题,人类问题等。     

学校的作业、考试,使得孩子们思考不能独立,而走上社会,在企业中,又出了问题,要么不会干,你不告诉我我就不会做,要么被管死,你让我怎么做就怎么做。脑袋的懒惰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绩效不佳,业绩只靠老板一个人或合伙人。

而企业的产品,社会上的所有活动基本上都是一个调调,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跟风、模仿、山寨的旋风中,这种不爱动脑,而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又是非常的勤劳,于是,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注重结果的劳动充斥所有的角落。

好的企业,给员工们培训和锻炼,但成长中养成的坏习惯,又怎么能改呢?培训也变成了走形式或高级的拷贝模仿,锻炼更是让老板们望而却步,因为独立锻炼的代价,买单的是老板。

怎么办呢?解药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院研究了好几年了,答案已经出来,但操作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看不见的懒惰

——“怎样才能用好人?”系列

作者:张忆博

2011.8.17

我们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智商都在135以上,据说140就是天才了,但是,我却有段时间脱口而出的批评是“你长没长脑袋呀!”个别心态不好的小家伙受不了了,觉得我是在侮辱他们:没有脑袋意味着是愚蠢!等同于说他们愚蠢。于是我就改了口“你有没有动脑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家皆大欢喜。

这句话说多了,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时间、这么多的人次会让我情不自禁的说这句话呢?!

某天,新到岗的行政主管去采购活动中需要的礼品。预算是8千到1万元,行政主管看中了一款瓷器,买的时候不确定,就跟对方说:先带一套回去给大家看看,不合适我要回来换的(已经按数量付款)。店家表示同意了。买回来大家一看都说太花哨,像是暴发户用的,应该买雅致一点的。回去换的时候,店家说:你可以换,但是,差额部分不退钱。

因为公司形象的把关是我擅长的,行政主管就打电话给我,我一听就火了:那我换更贵的差额部分还要不要再交钱?显然这是不平等条约对吧?!虽然,经过交涉,还是退了差额钱回来。

次日,我把行政主管叫到办公室来,说:你这个过程有动脑吗?她说:没有(心悦诚服)。我说:为什么是刚好1万元多一点点?她说:我跟对方说不能超过一万。我说,整个过程你有三个不动脑,第一,不知道为什么给你一个预算空间(两千元的空间):为的是能够买到称心如意、拿得出手的礼品,不是把钱花光算了;第二,不知道店员心里怎么想,她会不会为你着想?她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贵的产品卖出去。第三,对方的不平等条约你却没有感觉。

所有的事情你都是凭感觉,没思考。而且,思考的方法并不难,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些问题就都可以避免了。行政主管低着头觉得自己的确是懒惰的脑袋犯了错。

有一次,我和公司的小家伙谈天,大家说起哪里人喜欢吃什么,上海人喜欢吃甜,四川人喜欢吃辣,我老公是福建人,我说:你们福建人在海边喜欢吃鲜是吧?老公说:是的。回过头我问一个山东籍的小家伙:你喜欢吃咸是吧?小家伙回答:不是很咸。我就笑了:不是问你吃得咸不咸,是问你山东人喜欢吃什么口味。

一对一的回答问题,是最省事的,不需要动脑,只要把对方的信息理解一下就够了,不然,上下承接,需要很勤劳的脑袋才行啊。

懒惰的脑袋,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通病,在看不见的地方躲着。懒惰的、惯坏了的年轻人(不爱动手干活),这是所有的人都看得见的,但是,懒惰的大脑,却是不为人知的,却同样是新生代的通病,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