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绩效考核惹的祸

标签:
中国绩效考核朝闻天下老板们善待员工杂谈 |
近来新闻中经常会有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场景出现:长长的车队排队加柴油,一连几天不能睡觉,司机们苦不堪言。
难道是柴油的货源出了问题?还是用油单位增多?抑或生产厂家缺少供不应求?别小看这个问题,它产生的连锁反应还不亚于一个大地震的负面效应呢!由于运输的问题,导致蔬菜、农副产品等价格激增,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威胁;市场价格的不平稳,造成了人心的恐慌,恐慌致使老百姓抢购物品;抢购物品导致物价上涨······
如此恶性循环,国家的和谐受到了挑战,多年来的物价稳定格局就因为柴油的短缺被打破了。这是为什么呢?
早上,中央台的《朝闻天下》纰漏了缘由,追根揭底原来就是一个绩效考核的指标使然:在各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压力下,有些地方政府就采取了强制性拉闸限电以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做法。致使企业为了完成生产订单,不得不启用柴油发动机自己发电,大量的柴油机用油的需求,抢掉了柴油货车的用油量。
不容易啊,中国的企业难,是真难啊。“民工荒”你可以说是企业老板们咎由自取,不能善待员工导致无人可用,可是政府的强制手段,造成了企业巨大的损失,这可是与企业老板们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了。
政府的绩效考核,立意在于对政府行政的监管,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考核不但不利于长期的发展,经常还会造成当前的巨大影响。比如,前一阵子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中有一个指标是:工业总产值。这个指标的考核,导致政府要求企业做大,快速发展,不管利润只要产量,因此导致企业的发展非常不正常,企业是越做越累。
节能减排本是发展中一个长期的目标,靠量化的节能多少、减排多少,一定会导致短期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如果,定量为培育多少个绿色产品的企业或有多少节能减排的产品,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且有利于长期的发展。
我们在给企业做绩效体系的时候,也非常关注企业的策略问题,它的导向性可能会使企业发展,也可能会给企业的将来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绩效,是一把双刃剑呀!用得好是助力,用不好就是阻力!真的希望政府能够早些掌握绩效考核的关键性技能,把我们国家、政府、企业的行为导向的非常正确,以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