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忆博
张忆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73
  • 关注人气:2,1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孰重孰轻 孰对孰错?

(2008-08-27 09:03:32)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咨询公司

博友

企业文化

文化

分类: 管理

孰重孰轻 <wbr>孰对孰错?《这样的钱要不要赚?》这篇博文发表之前,我和酒一碗有一段对话。我说: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你觉得博友们是赞成的占多数,还是不赞成的占多数呢?酒一碗说:大多数人应该不赞成吧,因为,很多人认为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有钱不赚会违背了企业(咨询公司也是企业)的宗旨。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博友都赞成我的做法,而且不乏有见识有深度的评论,这很令我感到震惊和感叹:我们国家成熟了,我们国家的人民成熟了!像我的博友们致敬!

 

好多年以前,浙江地区有两家培训咨询公司(我们权且称为A公司和B公司),他们请来的讲师、教授、专家都是差不多的,当时,两家公司的业务都是以培训为主。一次,一位专家来B公司讲课,对B公司的老总说:你看看人家A公司,市场都做到了全中国,连锁子公司遍地都是,可你们在干什么呢?员工都齐刷刷的坐在下面听课!

 

多少年之后,A公司在市场上面销声匿迹了,而B公司却在悄然崛起。在专家为B公司着急的那一年,B公司内部开始了一场大讨论:我们该不该学习A公司?B公司的副总说了这样的一番话:A、B两家公司的做法都没有什么对和错,每一个公司都要完成这样的两件事情:一是打造产品;二是市场开发。当时在国内,咨询公司的起步都不高,资源的配置也很低,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哪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抢占市场份额没有错,但没有好的产品,即使抢到了市场的份额也还是会失去,但没有市场,即使开发出了好产品也会卖不出去,孰轻孰重,真的是要好好权衡一下。

 

经过一场大辩论之后,B公司就确定了自己的战略方向,主力放在产品的开发上面。这么多年以来,产品开发就是这家咨询公司的主攻方向,形成了围绕着国内民营企业的需求、贴近他们现状开发的产品,一步步的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产品多了,但不是所有企业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在如何帮助企业,是他们有需求我们就要做,还是不擅长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个问题上面,B公司内部也经常会有分歧。

 

这个B公司就是我创始的GFT咨询公司。而我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帮助企业成长、成熟是第一位的,赚钱是第二位的,由是,就有了上一篇文章的问题《这样的钱要不要赚?》。世界之大,企业(包括咨询公司)所走过的道路是那么的不同,不同的道路都有取得成功的先例。抢占市场份额,然后以赚到的第一桶金进行产品的开发,这样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虽然,他们的品牌有时会制约他们,先期的产品(或服务)不好导致的副作用对其产生影响,但温州模式告诉我们,假、冒、伪、劣的帽子也是可以摘下来的,只要不停地以自己的行为证明!当然,这个代价是很高的。可怕的是,一直以市场为主攻,忽略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独特性,你就一定会一败涂地!

 

而我选择的道路,虽然很难走,却是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良好的客户服务质量一定会逐步赢得企业的信赖,独特的产品一定会获得你应该获得市场份额!

 

 

以下是《这样的钱要不要赚?》的部分精彩评论

 

青藤紫杉: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是需要挑顾客的.好的顾客培养咨询师的智慧,坏的顾客消弭咨询师的意志.如果可以和顾客教学相长是最有益的事情了,如果必须为稻梁谋,就要弯腰,如果咨询公司发展良好,有足够的客源,就要挑选客户了.我现在也很挑剔客户.毕竟我们不是只为了金钱利益而工作.咨询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创造力.

————这是一种共识,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挑选客户了。特殊行业的咨询企业可能从一开始就需要挑选客户,只是为了赚钱选择咨询,就奠定了今天咨询公司的行业命运:其他企业客户对咨询公司的极度不信任!

 

静水明月:这样的钱还是不要赚的好。一是为了信誉、一是为了的咨询师职业的规范等等!

———— 一种对社会、企业与咨询行业的责任感,是吧?!

 

我的衣橱工作室:哈,我非常理解张老师的做法。我也一样。也经常被朋友们教训,有钱为什么不赚。可是,就是不愿意,因为双方的理念不一样。最近,我也碰到这样的事呢。某客人不接受我们的设计。她自己设计的我们又无法接受。无法达成共识时,我提出中止。双方共同的朋友却劝不要。是不是我们都要求太完美了?呵,等待张老师的答案。正可以解我的烦恼。

————赞成你的做法。你的设计就是你的产品,假如按照客户的要求做的,你的产品就定格在了那个水平。除非你本来的水平就不高,呵呵

 

谁主沉浮:如果您的公司想做品牌,这种钱不可以赚.因为最有价值的客户会调查您的公司之前服务过的客户的情况.如果您之前的客户购买过您公司的服务之后并没有什么长进,说明您的公司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您的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遇到巨大的瓶颈--口碑.

————非常经典的高度概括呀

 

三叶:其实张老师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不为金钱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令人敬佩。

————这个不是原则的问题,是结果产生的影响问题呀

 

贾东岸:在商言商,我觉得应当赚。只有赚他的钱,才能对其产生影响。

————我们已经有过若干经验,好的可能前是可以赚到手的,不好的就会反目成仇了,这个风险可是太大了

 

欣湘冰奕:应该是对的,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做也觉得心里堵的慌,也可能做不好。钱可以少赚一次,没什么关系,不影响到以后就行。

————呵呵,这可跟情绪不相关呀。我已经预料到了过程交给老板说了算,结果肯定不会好,还会心甘情愿的做下去吗?!即使做到最后,也许是做了老板的替罪羊

 

小桥流水人家:看情况了,如果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那么,可以接,但如果为了公司的形像和品牌,更为个人的品质,我觉得,还是不要了吧。不过,最起码,对张老师了解更多了。

————短期的收益与长期的收益,作何选择是吧?

 

吴重恩_心灵家园:欣赏张老师的做人做事原则。在企业的成熟阶段,赚钱不应是其唯一目的。坚持原则是对的。同时,若是一个创业型企业,生存是其唯一目标,这时候,只要是不违法,有钱还是应赚的
    ————即使创业期,咨询公司也别无选择呀

 

tracy:如果我等饭吃,而且是唯一一口饭,我可能接;或者是看是否还有迂回的空间.老板是想“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借刀杀人;他不会尊重到咨询师,更不会尊重到咨询师的成果。就算是接了,结果是可预料到的,为失败而做的这种准备,就是准备着失败,取舍自知
    ————快言快语呀,痛快!过瘾!

 

无双二师弟:每个人所追求的点不一样,有人仅仅为钱,而有人却为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我想张老师是后者所以才如此选择。而我认为,无论哪种选择都无所谓正误。选择自己所在意的关键点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

————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可有了不同的结果就有了对错。这一次与下一次还是有关系滴,呵呵

 

山中白衣:我欣赏您的"不做",我们做咨询要对国家,人民,历史,环境,科学负责,不是对钱负责,对老板负责,否则我们的良心何在?支持您.

————对谁负责一定要的,只有对别人负责,才会对自己负责:别人才会选择你呀

 

麟瑞:有个词叫外圆内方,其实方中还可以圆.方法比问题多!沟通创造价值!

————这样的本事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尤其是张老师呀,最不擅长的就是圆滑了,呵呵

 

称趁:所谓愚昧并非愚昧,这是一种原则,如果什么事都用钱来衡量,那么事情就再简单不过了。做一件事,首先要看最后的成绩,而成绩的如何正是自己能力的表现,是最我价值的实现!
看到前辈的照片,有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我很钦佩您,想想自己到了您这个年龄,会有您的这种自信吗?我也很执着,只是执着的背后藏着一种怯懦!

————只要选对了方向,执着就一定会有收获!关键是再碰到了困难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这样的执着

 

谦谦莙子:我认为不做,不是您的愚昧,而是您的智慧与品格决定的。如果按着他的意愿做咨询服务,完全背离您的主流思想与理念,也就失去了您咨询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了。

————也许这就是我们公司能够有这么长寿命的原因所在吧

 

溪水长流:我觉得事情没那么严重。这里面有原则性问题吗?如无,可以再进行沟通。不要期望一次培训就能使企业文化有一个大的、根本的改变,尤其是国企。我不怀疑贵公司培训的成效,但对企业来说要有一个消化、吸收、融合的过程,其影响力也是循序渐进的。

————培训可能会是这样,长期的影响。但是咨询一定会对企业产生长、短期兼有的影响

 

萧家老大:真是两难,照理咨询公司应尊重客户的企业文化,循企业的方向,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案。可你又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岂不是两难。

————不是自己的理念,是专业。客户的观点是,我的文化就是我说了算,你的文化是追求效果,这一点不同

 

寂寞无解:在商言商.我想这钱应该赚.我是这么分析的:
如果你不接,你就没有收入.作为商人,放弃一桩可以成交的生意,哪里会有成就感.可能还会有挫败感.
如果你接了,不按他的企业文化去构思.那无疑是你和他在向反方向使力.最后也只是无用功.这样的话还不如不接.既然接了,那么就是如何按那家的企业文化去做咨询而又能发挥你咨询公司的作用去做到他满意.做到了,你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而如何与这家公司做到求同存异就是对你自己的挑战.

————这就是商人与企业家的不同。更何况咨询公司是企业家的教练呀

 

墨家小矩:虽然我很不懂生意方面的,但我知道不能为了利益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如果有了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结果自己的企业的自主权就会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也不是主动权的问题,是客户要说了算的感觉,也要结果的收获,这两者不可以兼顾呀

 

陶侃搬砖:佩服啦!不仅有才[没想到是管理咨询专家],更有德啊!像大姐这样的中介机构真少找了,现在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是磨推鬼不动啊!能揽到活给钱什么报告都可出,而您是钱活送手心不动.

————谢谢你,可要一个空名有什么用呢?我也是企业呀,是企业就要赚钱。关键是这个钱赚了,以后的钱就难赚了呀

 

PanpAn:很欣赏您的,这个高尚可能在现在社会很少了,大多数都是只要有钱做什么都可以,您的这个看法与观点恰恰也反应了现代社会这样的秂少之甚少。

————感谢博友们,我第一次感到原来在博友们的心中我是这般的高大呀,哈哈哈

 

琦琦:呵呵,如果我是张老师,这样的钱,我不会要。因为,会做不好。文中的老板,给我的感觉,其实是把张老师的咨询,作为了验证自己判断的途经了,只是想要张老师的“合适”“不合适”的肯定答案。

————其实客户的话一开始我也听不懂,说了一大堆,最后我琢磨了又琢磨,才知道了他的意思,那就是要满足他的感觉(他说这就是他们的文化),而我们公司的文化是要为客户负责——有一个好的结果。其实我知道,虽然他是这样说的,一旦结果不好,企业还是要把棍子打在我们的头上啦

 

xionghaokv:你的基本需求已经不是钱了,所以这样的问题象我们这些基本需求必须是钱的人,是回答不了的。不过在我目前的状态下,我一定会接。有钱就是硬道理。等我有足够的资本的时候,才有资格和机会去选择客户。

————我们的文化就是要让客户有收获,有进步,的确这是不能改变的

 

悦来之声:做人是应讲原则,可还有属下吃饭的问题,难以两全。平衡利益达最佳效果是上策。

————如果为了赚钱,我可以不选择做咨询。选择产品类或其他的赚钱方式

 

雇佣记者:一些企业将“咨询师”及“人员培训”当成了一种形式,与一些知名企业“搭桥”,或是请来几位资深人士,便在外面有了宣传的招牌。实际上,企业领导人根本就不考虑他请来的人,或是与他合作的单位,是否同他所经营的项目能挂上钩。
    张老师不会“糊弄”,更不会去“走形式”,只会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张老师的做法就是在救治这个企业,如这个企业领导人非要一意孤行的话,那我想这个企业也快关门大吉了!

————这种咨询公司不是专业的咨询公司,是一种经纪人的做法,这是走不通的。谢谢你对咨询行业的了解与支持!

 

寒光:还是思路上没有跟进,很多东西跟赚钱无关,特别是某一个公司在成立5年之后,树立品牌和影响,以及吸收先进的文化更加重要。

————这位朋友谢谢你。看来我的文章没有说得清楚

 

落印无痕:愚昧还是智慧,这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跟价值观,用gft来说呢是思维类型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就有着天壤之别.张老师说的这位老板应该是A1类型的人吧?他很强势想掌控一切,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按照他的意思老做事,掌控一切并做到步步为营是很好,但是也别忘了要如何巩固自己,不做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要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为了一时的辉煌.顾客是以自己的需要来挑选商品,企业要以顾客的利益为前提,想顾客过想,同样顾客是不可能被谁掌控。就如张老师的博文种树者说中所说的是专心种树还是选择树上以成熟的果实,这就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了

我觉得不应该赚这样的钱,但是作为朋友也好还是客户也罢,都应该先去改变对方的想法之后再考虑赚他的钱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尤其是最后面的这句话。我也想这样做,只是影响甚微呀

 

自由自在:老板不一定是正确的代表,但无论在企业或在政府部门,看老板脸色做事的大有人在,这可能就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羁绊吧。我认为,反常态者后来往往是正确的。你应该坚持你的观点。

————这个社会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让专业的人士有一席之地

 

徐徐:呵呵,A型人是做事情的人,事情的结果不满意,就没有成就感,能不能赚到钱倒显其次。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做有缘分的公司吧。

————徐徐的这个想法是因人而异,这回倒不是我的想法了,关键坚持的原因是咨询行业在社会中的口碑问题

 

碎剑: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很正常。现在很多应该是正常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不正常了。

————好,这句话说到了关键问题,道,就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做事情的方式一定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芝麻:让那个客户充分理解您的意图,让他放长眼光去看问题。没有人不会让企业停滞不前,虽然有时候一些措施短时间内会跟利益有很大冲突。

————影响客户有时是最难的了

 

过冷水:生意往来中不如愿的多的是,理念不同,文化不同需要多沟通,不是排斥.中西文化交流是不是这么回事?博主是一个圆通之士,如果服务对象的理念或企业文化存在弊病,能助其改之是上策.

————呵呵,也许这就是我的功底问题了,改变一个人太难了

 

好人有好报:呵呵,咨询公司和服务的企业文化不相吻合,比比皆是呀。正因为这公司没有大的进展,才需要张老师的帮助,这不是为了钱,医生不应舍弃病人,如果所做一切是为了客户,客户也会理解的,和客户的沟通不是争论对错,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也有必要考虑客户的要求是否有合理性

————如果客户是可以沟通的,他就不会这样对我说了,呵呵

 

云中飞鸢:我觉得是对的!赚钱是重要的,但是让自己开心更重要。如果自己的思维理念能够在企业文化里面得到贯彻,这样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就是少赚点钱也没有关系。

————我不是要影响企业,那毕竟是企业家自己的,而是要用我们所长给企业创造价值,由企业老板说了算,那还要我们的专业做什么呢?我们岂不是成了老板的手臂了?

 

无忧无虑:张老师,就我个人而言,没有对和错的说法,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对象,处理结果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当然,以现在张老师及公司现有的状况来看,不接应该有更充分的理由吧!第一,张老师说过吧,你这类型的人有很强的做事能力,需要有成就感,从分析看出合作以来成绩自己并不很满意,本案例如仍无法按张老师公司专业的去执行,同样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放弃是一种选择。 
第二,在公司来说,企业文化不相融,许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分歧,甚至冲突,无法达到管理改善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会降你公司的信用度)

————还是老朋友对我们的了解多一些呀,说得对极了!

 

风儿:这就是中国国企的症结和瓶颈。心知肚明问题所在,就是抹不开人情下手。如此而为,不过是花钱请枪手,借刀杀人。然后美其名曰“改革”。如愿代人受骂,有钱赚当仁不让。不过,总经理话很现实。咨询公司的服务与企业文化不相符合,难以持续下去,这也是许多企业进行重整改制时遇到的问题。

————刀斧手,也是有人要做的。关键是不是我们的服务内容所选择的了

 

海上沧舟:这个问题其实很深.从经营上来看,不做显然是错误的,就像一个老师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张老师也是个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哈哈,不是X型的人吧?  然后,我想到一个办法,先接受吧,然后用渗透的方法,能渗多少就是多少,然后给对方一些基于专业和未来的意见,不求百分百的知遇,但一定要给对方认识你的机会.

————不是完美,是系统,呵呵。系统思维的人不会只看一次,还要看这次对下一次的影响啊

 

萍萍:个人觉得应该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需要考虑公司盈利等多方面因素,这样的钱可以赚。但领导者心里应该清楚,这不是长远之计,换句话说应该是缓兵之策。在赚得这样的钱的同时,更应该明确公司的发展大要,只是把这当作一个公司真正走向正轨的工具,而不能被眼前的轻松收获而定错了方向。其实这也像心理统计与测量学中提到的一种算法,即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可以适当向后退或者侧线行路。那么如果仅分析您的公司的话,我觉得就没有必要赚这样的钱。因为以您及您的团队的实力与名誉,不存在公司支出有困难的问题,我相信您这个团队在目前的状态更追求一种质的优化与飞跃,倘若为了这一点所谓的轻松与利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综合考虑的话,有点得不偿失。
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思考的角度就不同,所做的决定自然不一样。倘若一个公司只是为了盈利的话,那么就无所谓钱是否该赚的问题了。当然,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公司的存在都必须有利益的收获为基础,但我觉得,而且大企业的老板们也都如是做的,应该在自己的法律也好、道德也罢,等等类似的限定范围内,自由发展,随意向钱看!

————所以,我们的公司虽然不是赢利最好的,却是最有前途的。有富裕的时间可以研发更好的产品呀

 

此次互动中博友无忧无虑的阐述最为到位,那奖励非他莫属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