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男子称谓

标签:
文化谭汝为男子称谓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男子称谓 |
作者:谭汝为 “父”本指劳动工具,转指手持劳动工具的人,后泛指成年男性。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到了后来,男性成为社会与家庭的中心人物,“父”字的意义,便由泛指成年男性转为特指生身的男性长辈——父亲。
“士”,为男子美称,常与 “郎”,古代对青年男子的美称。《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称周郎。”李清照《采桑子》:“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郎”,后多用来称别人的儿子,如令郎。“甫”,亦为男子美称,多用作男子的名字。“卿”,一开始用作男子美称,如称荀子为荀卿,称荆轲为荆卿;汉代以后,“卿”含有亲昵成分,可用于夫妻对称。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敬称,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无论古今,相交较深的男子均以兄弟相称,如大哥、仁兄、贤弟之类,盖出于《论语》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