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伙伴称谓

标签:
文化谭汝为伙伴称谓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伙伴称谓 |
作者:谭汝为 |
“伙伴”这个词最初写为“火伴”,按照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伙伴。例如《木兰辞》载:“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现代人所说的“伙伴”,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社会学认为社会人际关系分为亲缘、地缘和业缘三大类。所谓“业缘”是基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伙伴关系即为此中一种。例如同学、同事、同侪、同道、同仁等等,都是“伙伴”的同义词。
人在交往过程中,那些三观相近的人会成为同类。这类称谓往往用表示成双成对或聚集一处的单音词,如“侪、伦、俦”等来描述或体现。“侪”指同辈人、同类人,常组成双音词使用,如侪辈、同侪、侪伦等。“伦”指同类、同等,如不伦不类、英勇绝伦等。《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大意是评价某人的功过,必须把他与同类型的人相比。“俦”指同辈、伴侣,可组成同俦、俦伦、俦匹、俦伴等词语。
“匹”本是布帛的长度单位,后引申为同类的人。《诗经·大雅·假乐》:“无怨无恶,率由群匹。”朱熹《诗集传》释曰:“匹,类也。”这里的“群匹”指众多贤人,“率由群匹”即任用群贤才能服众。“属”亦可指同辈、同类的人,《史记·留侯世家》:“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此属”即指这一类人。《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是范增在鸿门宴结束时的预言:“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指刘邦)俘虏了!”
“偶”亦指同伴,《史记·黥布列传》载:“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曹偶”即同伙;“偶行”指结伴同行;“偶攻”指结伙攻击。“曹偶”中的“曹”,亦指同类的人,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即你们,后来含轻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