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人:网络流行语的保质期

(2022-01-08 21:20:20)
标签:

文化

任人

网络流行语的保质期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任人:网络流行语的保质期



网络流行语的保质期


作者:任   人    原载:《今晚报》2021年12月26日第8版


  多年前的流行语,你还记得吗?

  比如“浮云”“围脖”,流行在2010年;“有木有”“坑爹”,流行在2011年;“元芳你怎么看”“逆袭”,流行在2012年;“喜大普奔”“高端大气上档次”,流行在2013年;“有钱就是任性”“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流行在2014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流行在2015年……

  这些曾在网上红极一时,甚至登上“春晚”舞台的网络流行语,如今已成了“暴露年龄”的象征;而当下许多流行语也终将成为明日黄花。回顾这些曾风靡一时的流行语,我们会发现:可替代性强的“保质期”就短,比如“围脖“有木有”等等;故事性强的“保质期”就长,比如“坑爹”“有钱就是任性”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叙述性的、文字较多的流行语,渐渐失去了“流行”的特征,当今天的年轻人回头审视时会觉得不过是寻常语言,比如“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等。

  由此可见,流行语的最好归宿是“网络生活中的成语寓言”,用几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指代一件事、一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是延续其生命力的灵丹妙药。这样的流行语与现实生活、人们的思考和感受息息相关,成为时代记忆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大多数流行语的发明者和支持者并没有比肩寓言或者成语的野望,很多网友想要找到的不过是一个网络上的情绪出口,想要获得的也不过是加入集体讨论时“被关注”的小小快乐而已。那么,该如何避免一不小心就信手拈来朵“明日黄花”呢?或许先放下借时髦的网络语言讨好受众或对外炫耀的想法,本着平常心真诚友好地交流就好。

  只要言之有物,用不用流行语或者叙事方式是否老套,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只为传达信息而存在,只要信息本身新颖又有创意,平常的语言也可以流行起来,而老套的表述也可以“常用常新”。

  说到这里,不妨再回顾一下记忆中今年的流行语,是否可以判断出它们的生命周期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