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慷慨的郁达夫

标签:
文化曹山慷慨的郁达夫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叶灵凤成为大名鼎鼎的藏书家及书评家,多亏了早先郁达夫等人对他的引导。叶灵凤在《我的藏书的长成》一文里写道:“最初的(藏书)胚芽,是达夫先生给了我几册,都是英国小说和散文。他看过了就随手塞给我:‘这写得很好,你拿去看看。’还有则是张闻天先生也给了我几册,大都是王尔德的作品。当时我住在民厚南里……他也住在同一弄堂里。” 因为住得近,叶灵凤常常去找郁达夫。郁达夫租住的这间屋子简陋至极:“小小的一张床,桌上和地上堆满了书。这简单的家具,大约还是向二房东借的,所以除了桌椅和一张床以外,四壁就空无所有。” 叶灵凤说当时的郁达夫“好像正辞了北京大学的教席回来,身体不很好,在桌上的书堆里放着一罐一罐从公司里买回来的外国糖果,说是戒烟戒酒了,所以用糖果来替代”。如此福利,就“方便”了叶灵凤,可以趁机吃郁达夫的糖果以及读他的藏书了。这种“吃货”本色,很多经历过青春期的人都能理解,因为人在那段时间,仿佛总是特别想吃东西。虽然作业多得让人喘不过气,觉总是不够睡,在这样的条件下,恰恰是我们读书最多的阶段。真的难以想象,当初的我们到底是如何挤出时间读的书?这大概是青春期的不解之谜。 郁达夫不仅买书多,读书更快,叶灵凤常常见到郁达夫“买了一叠德文日文的书回来,放在床头,第二天问他,却已经一夜全看过了”。叶灵凤当时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他说自己喜欢买书的习惯,多少受到郁达夫的影响。毕竟郁达夫热爱读书,更爱向别人推荐好书以及送书——一个温暖的举动,促使了另一个人兴趣的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