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明全:人的批评

(2015-04-23 22:42:42)
标签:

文化

周明全

人的批评

文学报

新批评

分类: 自由典藏

周明全:人的批评


人的批评



                       作者:周明全   原载:《文学报》2015年4月23日第22阪

 

    我觉得当下许多文学批评,之所以立不起来,被经常拿出来说事,核心问题有三:一是批评缺乏发现,批评家没有去主动地发现有独立人格和有独立精神指向的作家和作品;二是批评家首先是个独立的人,然而其主体意识,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自我阉割掉,蜷伏在一大堆理论里,巴赫金说、别林斯基说、海德格尔说、福柯说,唯独没有他自己说。用一堆死人的话堆起来的文字,能活起来吗?三是不少批评家虽然也关注作家,但又功利性太强,眼光唯上,只盯住名家,一窝蜂地盯在某几位作家和某几部作品上。这就使得批评一方面失去了广大的读者基础,另一方面对作家又失去了发现、指导的作用,而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青年作家和新作又深埋在“底层”无人问津。
  最近我和青年批评家张莉做了一个访谈,她说:“今天,我们的当代文学领域,一部大作家的新作品出来,批评家们都跟进阐释,相隔时间有时连一周都不到。读者看不到批评家的个人选择和个人趣味,看不到批评家的筛选能力。”这的确说出了当前的批评现状:大家都在做安全的批评而不是灵魂的冒险。
  做人的批评,首先批评家自己必须是一个正常的人,这个要求似乎太低,但问题是,现在不少评论家就是傀儡———理论的傀儡、权力的傀儡、市场的傀儡、名声的傀儡。文章一篇接一篇发出来,但我们看不到批评家自己的选择,看不到批评家的精神取向,甚至看不到批评家个人的喜好和哀乐,这样的批评就会沦为话语的自我繁殖。
  周作人曾经提倡“人的文学”。我觉得,批评也不例外,好的批评就是说人话,因为太多批评文章都在说鬼话、说瞎话、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说气话、说狠话……自说自话、装腔作势。
  关于批评标准,古往今来谈论得实在太多了。我以为好的批评就是那种能深入到文本内部、深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中与其共同经受语言的搏斗,然后,用人的语言加以阐释的批评。
  

                                   (作者系青年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