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2014-11-26 15:39:5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链接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说明】2014725日《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在本博贴出后,陆续收到一些博友和文友的意信息反馈,他们对《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意见甚至于是本文的重大遗漏。因此本文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文作了修订和补充。现在将补充和修订后的《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重新贴出。文中的红色字体为新增补的内容。

 

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修订稿)

    1,“诗散文”(Poetic Prose)是西方传进来的一种文体。它源自19世纪中叶法国诗人阿洛修斯·柏特兰(18071841)的诗散文《黑夜的卡斯帕尔》。

    1857年,法国诗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沙尔·波德莱尔(Chayles Baudelaire18211867)他读了《黑夜的卡斯帕尔》后深受启发,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散文”。这些“诗散文”在他逝世两年后出版,书名为《巴黎的忧郁》。

    2,“诗散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译介到中国。最早的译介者是刘半农(18911934),他先后翻译了印度诗人Sri Paramahansa的“诗散文”《我行雪中》,泰戈尔的《恶邮差》、《著作资格》、《海滨》(五则)、《同情》(二则),屠格涅夫(18181883)的《狗》、《访员》,印度女诗人乃朵(18791949)的《村歌》(二则)、《海德辣泼市》(五则),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和第5卷二号、三号上,为中国现代“诗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借鉴。19221月,郑振铎在《论散文诗》一文中总结新文化运动时期“诗散文”的创作后,指出:“有一种论文或叙述文,偶然带了些诗意,我们就称它为‘诗散文’。”(见《文学旬刊》第24期)1932年,冰心在《冰心全集·自序》中谈到《繁星》、《春水》的创作时,说:“《繁星》、《春水》不是诗。……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无韵而冗长的诗,若是不分行来写又容易与‘诗的散文’相混。”可见,“诗散文”在“五四”以后就在实践和理论上得到了肯定(以上资料为傅徳岷先生研究提供)。

31986年著名散文理论家傅徳岷教授在《散文世界》(1986年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当正名的散文品种—诗的散文》的文章。傅徳岷先生的这篇文章当时影响很大,《散文百家》还因之在刊物上专门开辟了一个“诗散文”栏目。

1995年第2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傅徳岷先生的《论“五四”时期“诗散文”的创作》。

    41996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淡墨作品集:《淡墨散文选》。《淡墨散文选》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马旷源先生的关注,他研读这本书后认为这本书中的作品具有诗散文的品质,因而在《文学界》(19968月)上发表题为《淡墨的诗散文》的文章。在文坛上率先界定淡墨的作品为“诗散文”。

51998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外国名的诗散文作品集:《诗散文》。

6200507期《散文百家》发表了江边的《诗散文九章》。

    7,200731日在淡墨的新浪博客、200732日在淡墨的精英博客先后贴出了淡墨的诗散文主张和诗散文构想:《中国第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

    820073月淡墨在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编的《云南当代文学》报(20073月)上发表了淡墨诗散文初步的理论框架:《为中国提供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同年淡墨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期)上发表了他的诗散文理论文章:《论什么是诗散文》。

    92007923日《云南文艺阅评简报》第10期(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上发表了张运贵教授的《淡墨:一个不该淡漠的诗散文作家》(此文以党的信息形式下发)的文章,此文后来在《云南文艺评论》(双月刊)2007年第6期上正式发表。张运贵先生力挺诗散文,为诗散文的发展起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10200768日傅徳岷先生为准备出版的《淡墨诗散文选》作序:《序:诗散文的开拓者》。序言郑重的宣称“诗散文”、力挺“诗散文”;对淡墨的“诗散文”的文体创新性作了热情洋溢的赞颂和坚定不移的肯定。

    1120074期《乌蒙山》发表了大量(3万字)的诗散文作品;20094期《乌蒙山》发表了大量的诗散文评论;200810昭通文体局资助出版了淡墨的诗散文作品集试行版《淡墨散文精品选》20091期《昭通文学》发表了诗散文的评论和作品;201163日的,《昭通日报》发表了关于淡墨诗散文的访谈录:《一个文学梦乱了我的一生》,该文对淡墨诗散文的艺术特质、社会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肯定;201055 艾自由先生还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淡墨浓情的诗散文》,实为昭通作家中研评诗散文的第一人;2013年第3《昭通学院学报》发表了《敬畏神性的高原·咏叹陡峭的人生》等研究(评论)诗散文的论文3篇; 20146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昭通》列文介绍了诗散文作家淡墨。 昭通是产出诗散文、研究诗散文、宣传和支持诗散文的文学大本营。

    12200810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淡墨诗散文试行版的作品集:《淡墨散文精品选》。

    132008年,余继聪在网络“中国美文论坛”上开辟了“中国诗散文”的分论坛,该论坛主持并开展过对诗散文讨论、同时发帖诗散文。此后余继聪先生先后发表了《诗散文的灯光》等7篇诗散文的研评文章,他在诗散文的理论架构上有新的见解,而且在诗散文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的结点上都对诗散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推动和支持。

    142008年以来,内蒙古的《西部散文家》、昭通的《乌蒙山》、《昭通文学》、成都的《青年作家》都旗帜鲜明的或以诗散文为栏目、或以诗散文为文题发表了大量的诗散文作品或相关诗散文的评论。为繁荣诗散文的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52009年,张永权先生在2009629日云南日报、2009年第1期《昭通文学》上发表:《对诗散文的艺术探求和成功实践》。他在谈到诗散文的特征时说:“诗散文不太看重细节的描写,更注重意象的升华,人物事件的概括和虚拟”。

162009年淡墨试行版的诗散文作品集:《淡墨散文精品选》获西部散文奖。

172009年始,《西部散文家》·西部散文学会为诗散文作品集试行版《淡墨散文精品选》评奖;将诗散文文章列入西部散文排行榜;发表大量的诗散文作品;旗帜鲜明的发表诗散文作品集的出版信息;发表高彩梅《红土地的绝唱》等对诗散文的评论,《西部散文家》是诗散文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点和展示平台。

1820091月,著名散文理论家陈剑晖教授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性散文》的理论专著,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探讨散文的诗性,他认为在中国散文中,诗性原本就是散文具有的一种品质。他说:在中国散文中“诗性散文便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他还说事实上,任何称得上优秀的散文家,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会贮藏着一种内敛的整体诗性”(见陈剑晖《诗性散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

    1,92010年,张运贵教授在《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和《延安文学》2010年第5期发表了评论《散文的诗诗的散文》,他对诗散文提出了“散文的诗,诗的散文”的独特诠释,丰富了诗散文的理论。

    202010年,余继聪在《青年作家》(20107期)发表了《诗散文的灯光》,他提出了“诗散文融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于一炉”的观点。

    212010年,成都《青年作家》的主编张中信先生打算出版一部诗散文集《失语的村庄》,王应槐先生曾先后在四川作家网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评论:《一幅美妙感人的诗散文画卷——读张中信及诗散文集〈失语的村庄〉》,指出了这本书有诗散文的属性。但是,《失语的村庄》最后没有以诗散文的名誉出版,而是以散文诗散文双文体作品集的名誉2010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222010108日,野神(——乃自由之神)《韵律诗歌》报主编,他在《论汉语言所谓散文诗、诗散文不是诗歌随行体文学,而是散文》一文中对诗散文阐述了他的观点。在给诗散文下定义时,他使用了淡墨对诗散文的界定:

    诗散文的定义,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见百度《论什么是“诗散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期,本文献来源中国知网www.cnki.net.【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

    232010年到现在,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文苑》杂志,每期都设有一个“诗散文”的栏目。

    242011610日,云南师大文学院教师孙懿硕士研究淡墨“诗散文”的5万字硕士论文:《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获专家评审通过。

2520122月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洛夫在《泛论叶维廉的诗散文(《华文文学》201202)一文中说:“诗的散文,其语言特征在于以意象代替叙述,除了在整个结构上仍是知性的,仍遵循逻辑的句法形成一种架构外,往往还大量运用暗喻和象征的技巧。然而,当我们读叶维廉的散文时却很难以这两种风格或语言来界定他的文体,因为他在散文中分别运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换言之,他散文的特性是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在精神上,二者合一;在语言上,其功能又各自不同。这种情况犹如中国国画中的题诗,就艺术的整体性而言,诗与画融为一体,但如果把题诗拿掉,仍不失为一幅完整的画,这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一项神奇的特性。

    2620131月,著名散文作家、散文理论家,原天津《散文》月刊主编贾宝泉先生出版了他的散文理论专著《散文谈艺录》,提出了他独特的诗散文理论观。他还在2009年第4期《西部散文家》上发表《善的想象通向神明》,对淡墨的诗散文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和肯定。贾宝泉先生2013年10月08日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 以一己之诗人性建造天堂》,他说:“近一百年前,我们的文学前辈谈论过“诗散文”,但这个概念已被遗忘。淡墨先生从文学史库存里发掘了出来,并使之在近二三十年岁月里接受砧杵打磨,除锈抛光。他既创作了它们,也回护它们,结集出版即是回护的一种方式,百余篇作品放在一起就显示了力量:中国散文有这样一个类,中国文学有这样一个类,人类精神有这样一个类。类的多样化是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一个文化悠久的民族不能仅只满足于祖先的混沌,它更需要清晰——一个类从母体分离出来的事实即是向“清晰”的进步;当然,混沌是永久的“当前的”现实,毕竟先有了“混沌”这个母体然后才有若干“清晰”的个体

    2720137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个诗散文文体文本:《淡墨诗散文选》。

28201311月,张运贵教授在《秘书之声》(季刊)2013年第4期发表了《美不胜收的<</SPAN>淡墨诗散文选>》。对《淡墨诗散文选》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在文中提出了他对“诗散文”的独特观点:“诗散文的生命是自然,诗散文的灵魂是自由,诗散文的起源和归宿是情感。要而言之,诗散文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六个字:‘自然’、‘自由’、‘情感’。就是说:描写的是天籁的自然,追求的是灵魂的自由,抒发的是内在的情感。”丰富了诗散文的理论。

2920131231日王应槐先生在中国作家网上贴出:《一幅美妙感人的诗散文画卷——读张中信及诗散文集〈失语的村庄〉》。文章对诗散文的源流和特征都作了比较精到的评述。他说诗散文是“诗化”了的散文

3020141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楚天之云先生的个人诗散文作品集《楚天云诗散文·梦回桃源》。

3120142月出版家、散文家周彦文先生在新浪网上发表长篇评论《谁在拯救散文的诗性——以读者的立场看淡墨诗散文》,他从散文史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淡墨的“诗散文”在坚持和弘扬散文的“诗性”作出的贡献。

    32,当今“诗散文”的热点在云南和湖南。云南是诗散文作品和诗散文理论发散点和辐射中心。湖南的报刊较多的发表了诗散文作品,湖南有楚天之云、杨罗先等一批诗散文作家在不断的推出诗散文,是诗散文的热点区域

    3320145月研究和评论淡墨诗散文的评论、论文集《诗散文的灯光》已经由雪川先生编定,即将出版:

《诗散文的灯光》共收入研究淡墨诗散文的评论和论文(含诗评)85篇,计35万字。书中收集的评论和论文作者,绝大多数是我们云南和省外重量级的学者(教授)、评论家和作家。像张文勋先生、张运贵先生、傅德岷先生、周彦文先生、贾宝泉先生、马旷源先生、张永权先生、余斌先生、乔传藻先生、杨荣昌先生、方然(高小和)先生、余松先生、余继聪先生等等,这些作者都是耳熟能详的评论家、教授和作家。本文集中的文章不仅对淡墨的诗散文和散文诗进行了深入的评论和研究,而且从不同的艺术视觉,不同的文艺观对淡墨诗散文的艺术精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诗散文的文体文本和诗散文的相关理论作了充分肯定和具体阐释。

    3420147月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叶燎原书记到文学院调研,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商定:为了让文学院的选题形成自己的亮点,彰显文学院“人无我有”的特色,决定推出淡墨的诗散文,准备组织“诗散文”的研讨会,而且还要从课程设置、学生文学社团的组建、邀请作家进课堂等角度入手,在诗散文的创作与评论等方面着力,带动、培养一批诗散文的创作、评论人才。

    3520147月淡墨展示诗散文的窗口之一,淡墨的精英博客“陈朝慧的博客”访问量已经突破100万人次。http://t.cn/RP75KQ2

(淡 墨辑)

    【注】:本文很有可能因为个人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的限制,在内容和资料上至今可能还有许多遗漏和差错,特请广大博友、文友给予补充和纠正。

                                           2014725日初稿

    201496日修订稿 

 

中国国内诗散文作品集的出版情况

    1998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外国名的“诗散文”作品集:《诗散文》。

    200810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淡墨试行版的“诗散文”作品集:《淡墨散文精品选当时没有正式以“诗散文”的名誉命名此书。

    20137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个“诗散文”文体文本:《淡墨诗散文选》。

    20141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楚天云的个人“诗散文”作品集《楚天云诗散文·梦回桃源》。

2010年成都《青年作家》的主编张中信先生打算出版一部诗散文作品集《失语的村庄》。20136月——12月间,王应槐先生曾先后在“四川作家网”和“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评论:《一幅美妙感人的诗散文画卷——读张中信及诗散文集〈失语的村庄〉》。但是,最后《失语的村庄》没有以“诗散文”的名誉出版,而是以“散文诗”、“散文”双文体作品集的名誉2010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云南当代文学》报(2007年3月)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淡墨散文精品》选封底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云南《文苑》2013年2期目录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c8bc30102uwg4.html

 


[转载](修订稿)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
即将付梓的《诗散文的灯光》封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