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媒体评莫迪亚诺获诺奖:颁奖词并未真正把握住他

(2014-10-20 21:19:11)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外国媒体评莫迪亚诺获诺奖:颁奖词并未真正把握住他 

外国媒体评莫迪亚诺获诺奖 

颁奖词并未真正把握住他 

编译:张熠如   来源:《文学报》20141016日第3版
                                  《纽约客》:文学奖与犹太文化

  莫迪亚诺已经69岁了,自1968年来,他一直以稳健的速度进行着创作。在文学奖公布后,法国一片狂欢。这不是个对诺贝尔文学奖陌生的国家,莫迪亚诺是他们的第十五个获奖作家,但无论如何,能在2008年勒克莱齐奥获奖后再度迎来诺贝尔奖,这的确令人振奋。
  虽然在法国颇有名气,但在美国,没有什么人知道他。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莫迪亚诺的三部小说,然而,他的大多作品都没有英译本。
  莫迪亚诺的父亲是犹太人,经历过二战最恐怖的时期,而莫迪亚诺则出生于二战结束的1945年。1945年的那一代欧洲人并不幸福。他们逃脱了死亡的威胁,但没有走出二战的阴影,得到了自由,但紧接着被卷入混乱的社会局势。莫迪亚诺的小说就弥漫着这种战后的忧伤气氛,他对历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二战期间犹太人的研究。
  如果我们推敲一下莫迪亚诺获奖的时机,或许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评委会希望通过颁奖来唤起人们对在法犹太人的关注。如今,法国的反犹主义日渐回升,法国的犹太人也在更多地移至以色列,犹太裔法国人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已不再那么安全,法国的犹太文化也面临着消逝的威胁。

                           《巴黎评论》:有泛泛之嫌的诺奖颁奖词

  此次评委会致以莫迪亚诺的颁奖词为“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难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这句话值得深究。其实,“记忆的艺术”不甚准确。如果莫迪亚诺只是通过回忆进行创作,他只能写出自我的情感,而对主题的把握终究是通过作家的思考与技巧。其次,谁又能召唤命运,甚至是召唤最难把握的人类命运呢?谁的命运要比别人的更难把握呢?再者,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是充满死亡的世界,不管我们做了多少努力,它至今没有被完全揭露。
  写颁奖词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次的颁奖词的确显得泛泛。仅是“最难把握”一词就会引发无数争议,每个作家,甚至是每个普通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回忆过去,召唤自己最难把握的命运,揭露自己的生活世界。
  瑞典文学院所有的颁奖词都记录在案,可以理解,为了防止人们找出评奖的套路,他们一直在避免可以被预料到的用词。莫迪亚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颁奖词并未真正把握住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