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受之
王受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07,566
  • 关注人气:83,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府宅

(2017-03-08 11:00:00)
标签:

住宅

四合院

网师园

苏州

四合院进制格局

分类: 影评、文化
江南府宅



        国人建讲究的院落住宅的设计,原来不怎么作兴设计、规划图,但总有个烫样(建筑模型),或者有个大概的规划布局样式,我在故宫的收藏库里,看过无数件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的烫样,全部出自一个姓的家族,是一个家族垄断了皇家建筑全部项目的好例子。古代城市规划大概有个总体思想,但是也没有好像现在的规划图、规划局、总体规划方案,很多都是私人买地,自己规划设计的结果,北京的四合院标准化,就看看你做几进而已,讲究的三、四进,能到五进是你上辈子积德了。宽一点点院面,两边不但一样有东西厢房,并且厢房到住房之间也就刻印建造抄手回廊了。如果穷人,能够做一个独院就不错了,门关起来感受也依然是很自成一统的。

        南方的住宅院落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他们有水之利,并且有些还有山水之境可以借用,冬天也没有那么冷,春秋特别美好,因而在住宅和园林方面,只要有条件的家族,都会设法多放精力在园林,住宅宽敞即刻了。故而江南园林,往往大家注意到精美的园林,而那些住宅大多数没有考虑保暖,只追求窗窗观景,夏天通风就算了,严格来说,按照居所住宅来看,这些名园里的住宅大部分都是冬天要靠着火炉过的冷地方。

        2016年秋天,苏州室内设计师和新浪网联合做一个推选新锐设计师的活动,在苏州的金鸡湖旁边一个大酒店举办,邀请我去做演讲,天气已经有些凉意了,我从上海虹桥坐高铁到苏州站,新浪网的一个亭亭玉立的杨姓小姑娘和司机在站外接我,那天晚上才是活动,我到的时候还是上午,因此小杨问我想去哪里走走,我说去拙政园,其实这是我来苏州的基本步骤,无论做什么事,都抽时间每天看一个园,有一些已经反复看了十几次了,就是一个反复学习、体会的过程。 苏州园林大中小都有,用地大的园子,好像留园、西园、拙政园等等,自然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把住宅部分整个放在街道上,从后面进院子,比较典型的是拙政园,其实那么大一片地、那么大的水体,怎么做也不会太差的。拙政园我非常熟悉,这一次去也依然找到很多可以学习的细节,记录下来,以后做设计慢慢消化吧。

        苏州园林中,最令我心仪的是那些地小的园林住宅,因为面积小,就不得不经济用地了,稍不小心会宅压倒园,反过来也会园大挤迫宅,这里最典型例子就是非常小的网师园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包括原住宅在内的园林面积才10亩,其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也就总面积5400平方米。而花园占地已经5亩,水池又占了447平方米。留到住宅,仅仅2000平方米不到,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所以设计起来非常精心,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江南府宅
 

      我这次到苏州的第二天下午是讲学活动,傍晚结束,组织方依然问我有什么要想看的,我说想夜游网师园,他们一批青年人叫了几部车陪我去,原来11月之前,网师园晚上有演出,并且是八个小节目在不同的园林、建筑空间中演出,入门的江南丝竹、接着的古筝、古琴、洞箫横笛、折子戏北昆的十五贯片段、南昆的游园惊梦片段,苏州评弹,在园林里面的亭台楼阁中演出,虽然当时只有几度,颇为寒冷,但是在古典园林中听江南音乐精华,也真是值了。

        我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来网师园了,我对于网师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的设计还是颇为心仪的。这个小小的园林住宅,并排分为三片,网师园东部为宅第,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宅第规模中等,为苏州典型的清代官僚住宅。大门南向临巷,前有照壁,东西二侧筑墙,跨巷处设辕门,围成门前广场。场南对植盘槐,东西墙置拴马环。大门两边置抱鼓石,饰以狮子滚绣球浮雕,额枋上有阀阅3只,正门东侧设便门。不但分区如此,连每个区的石质也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西部为内园(风园),占地约1亩。北侧小轩三间,名殿春簃。轩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轩西侧套室原为画家张大千及其兄弟张善子的画室大风堂庭院假山,采用周边假山布局,东墙峰洞假山围成弧形花台,松枫参差。南面曲折蜿蜒的花台,穿插峰石,借白粉墙的衬托而富情趣,与殿春簃互成对景。花台西南为天然泉水涵碧泉。北半亭冷泉亭涵碧泉而得名。亭中置巨大的灵壁石。

       住宅区前后三进,屋宇高敞,有轿厅、大厅、花厅,内部装饰雅洁,外部砖雕工细,堪称封建社会仕宦宅第的代表作。由大门门厅至轿厅,东有避弄可通内宅。轿厅之后,大厅崇立,即万卷堂。其前砖细门楼为乾隆间物,雕镂之精,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中同类门楼之冠。其后撷秀楼原为内眷燕集之所。楼后五峰书屋为旧园主藏书处。以上3处的家具陈设,多为清式,尤富丽端庄。屋东北梯云室内黄杨木落地罩上镂刻双面鹊梅图,雕工极精。梯云室北为下房区及后门。我记得第一次来这个园是1975年春天,那时候就是从这个后面进来参观的。

       主园在宅第之西,三进厅堂、后院和梯云室都有侧门或廊通往主园,正通道为轿厅西侧小门,楣嵌乾隆时砖额网师小筑。入内建筑物较多,组成庭院两区:南面小山丛桂轩、蹈和馆、琴室为居住宴聚用的一区小庭院;北面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等组成以书房为主的庭院一区,居中为池。池北竹外一枝轩原为封闭式斜轩。池东南溪上置石拱桥名引静桥,为苏州园林最小石桥。竹外一枝轩后的天井植翠竹,透过洞门空窗可见百竿摇绿,其后面为集虚斋。西部为内园,由潭西渔隐月洞门(此处亦为何氏辟)入,地1亩余,庭院精巧古雅,花台中盛植芍药名种,西北角院里轩屋名殿春簃便得于此。

        那天晚上,看完所有的演出,我从前面走出来的时候,在中院中间站了一下,静静思考一个如此小的园能够做得如此丰富,却又没有拥挤、堆砌感,需要多少的智慧了。现在我们兴建的大部分中式住宅小区,面积都比这网师园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但是能够有真么多令人寻味的细节吗?有这样分区清晰、又互相关联的大格局思想吗?这个园真是一部教科书,如果反复学习、认真对待,是能够成为推动我们的新中式项目的总体水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京城王府
后一篇:文思制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