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槟城旧梦

(2014-11-17 12:04:06)
标签:

槟城

古城保护政策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马来半岛

分类: 影评、文化

槟城旧梦

 

    英国人在亚洲、在东南亚应该属于晚到的,16世纪荷兰人已经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那时的英国人还在海上做点海盗行径:攻击西班牙人的美洲殖民地、争夺荷兰人在远东的据点。早期的殖民化并非那么有组织,其实运作模式和海盗模式差不多,但是到了18世纪,英国到亚洲已经逐步成为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并且有海军配备,他们到马来半岛面朝马六甲海峡的西海岸登陆,怕陆地上有土人进攻,因此最早占领的是两个岛屿,南的是新加坡,北的是槟榔屿,各建立一个要素,槟榔屿的要素叫做康瓦利斯堡,我去看看,四面都是垛堞,可见当时的英国人对面孤独,要防四面入侵。半用军事压力,半用金钱收买,他们从马来那些伊斯兰教的土王“苏丹”手上租借到槟榔屿,建造英国人的城,叫做“乔治城”(George Town),这就是现在槟城的市中心了。土王出尔反尔,收了英国人的钱,又想收回这个岛,因此派兵去攻打,怎么是对手?三下五下,连陆地上的一片都被英国人占去了,随后逐步整个马来半岛也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人在东南亚两个最大的要塞就是新加坡和槟城,是两百年的事实。后来英国人更加北上,有了香港,自是后话。

     2014年6月份的一个颇有点奥热的早晨,我糊糊涂涂的睡了一觉醒来,一夜没有睡好,是因为酒店房间窗外的海浪声音太大了,拉开窗帘,就是翡翠色的马六甲海峡的波浪。

     这一次是香港在马来西亚的槟城组织的一次活动,前天在有点微妙的氛围中登上香港国际机场港龙航空公司的空中巴士客机飞来槟城。自从年初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失踪之后,大部分原计划要去东南亚的人都改变了行程,就在这个时候收到香港艺穗会的邀请,去槟城出席一个座谈会,并要发表讲话,委婉一点说,并非我最想,但是既然有一个可见到很多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的机会,我也就如从而飞了。是日风和日丽、气流不惊,迷迷糊糊听着Neno里面的乔治.威廉斯的作品集,糊糊涂涂的吃了点什么,就平稳降落在槟城的机场上了。出来和吉隆坡、马六甲一样的气候,一样的拥挤、一样的低效率交通管理、一样悠闲的市民,和一众学者、艺术家、音乐家一起做巴士,达到下榻的酒店,叫做“东方酒店”。

 

槟城旧梦

 

    “东方酒店”(the Eastern and Oriental Hotel)本身就是一个英国在东南亚历程的里程碑,这个酒店和新加坡的拉佛斯酒店、香港的半岛酒店,是英国在亚洲的三个鼎立的顶级酒店,全部是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也都全部添入了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细节,象征了英国在这三个城市的牢固地位。拉佛斯酒店外面高楼林立,已经不是当年的感觉,香港半岛酒店更加是因为1980年代英国人建立好像碉堡一样丑陋的香港文化中心建筑群,而被封闭起来,加上尖沙咀一带游客多到不想沾的地步,半岛也就不成半岛了。只有这个东方酒店,1881年建造,到我走进去的时候,依然和百年前无异,同样的海、同样的城、同样的服务、同样的房间,百年前的梦,也是现在的梦,如果想领略一下英国人当年在这里的辉煌岁月,这东方酒店是很能够提供最佳的平台的。

    那天晚上有个酒会,槟城和香港的达官贵人、文化名人如过江之鲫,我站在旁边,听着他们客套的贺词,转眼看出落地大窗,那片沉沉的海,那个几百年前郑和舰队停泊的驳岸,那个英国军人如贯登陆的海滩,恍如隔世,很有时空穿越感。

    槟城又叫做槟榔屿,是一个岛,加上部分的大陆部分,主要城市叫做“乔治城”,在岛上面,情况有点像厦门和鼓浪屿的关系,不过乔治城这个岛大得多。这次的活动是香港的“艺穗会”举办的“光照香港”的活动。这是艺穗会的传统,在一个友好的城市、在历史上又和香港有密切关系的城市举办这个活动,促进各地对香港的认识,增进艺术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汉城、新加坡、柏林等等之后,今年选择在槟城。他们今年增加了一个学术项目,请一批专家讲古城古建保护和振兴。整件事的背后是香港贸易促进局,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也出席做了香港文物建筑保护的长篇讲话,详细论述了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英国权威的古建筑专家迈克.莫里森( Michael Morrison)介绍了英国的保护情况,而槟城、马来西亚世界文化遗产负责人、古建保护家Lawrence  Lo 先生也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保护槟城最重要的中式古建,俗称“蓝屋”的张弼仕宅,认识了许多的人,也见证了很多重要的槟城保护项目,是一次很有收获行程。

    喜欢旅游的人,其实注意槟城的人也不多,因为它位于马来半岛西北端,离开南部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颇有些距离,这里则真是英国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全面碰撞和融合小城了!我住的东方酒店和后面的整个城区是乔治城,一个好像文物一样精致而完整的英国城,后面是东西方融合的唐人街、印度街,本地人则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四种文化并存,相安无事。颇为奇迹。英国新古典、骑楼商业街、清真寺、印度教寺庙、华人的佛教寺庙、宗祠、行会,几大类建筑并陈槟榔屿,其中英国人建造的新古典主义作品、装饰繁杂而华丽的华人豪宅和寺庙最为珍贵,这些建筑目前都修复保护得很好,我们在张弼仕宅晚宴,恍惚之间好像坐在广州陈家祠一样。

槟城旧梦

 

    槟榔屿的原住民是马来人,狩猎为主,无为之治,并无复杂管理体系。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到过这里,从此槟城和明朝有贸易关系。第一个到这里的英国人叫做詹姆斯.兰卡斯特爵士(Sir James Lancaster), 1592年6月在这里登陆,呆到1594年才找到回英国的船离开。到我站在他离开的那个岸边的时候,正好是320年前。英国人追逐贸易利益不断到马来半岛,当时半岛是有十几个马来苏丹控制的,英国军官佛朗西斯.莱特(Captain Francis Light)和其中一个统治槟榔屿的苏丹达成协议,租用此地,莱特在1786年8月11日登陆槟榔屿,并且立即建造要塞,叫做康瓦利斯要塞(Fort Cornwallis),并且随即控制了整个槟榔屿,改名为“威尔士亲王岛”(Prince of Wales Island),这里是英国在整个东南亚第一个据点,也是英国在美国独立之后获得的第一个海外领地。马来苏丹曾经多次发动袭击,想夺回槟榔屿,但是没有成功。这里成了英国在东南亚重要的贸易港口,胡椒、香料的出口需求越来越大,对欧洲人来说,这里出产的香料成为替代荷兰从印度尼西亚香料的替代品。入港的船只到1802年已经有3000多艘了。槟城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个重要的欧亚贸易大港,槟城对华、暹罗、爪哇、印度的贸易也非常繁盛。 而到槟城的华人移民数量不断上升,做贸易,开采锡矿,开种植园,华人中出现了许多富商,好像清朝大吏张弼仕,富可敌国。孙中山也曾经多次出入槟城为共和革命筹款。

    槟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1941年9月槟城沦陷,日本残酷镇压,日本不但把槟城作为这个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塞,也给德国潜艇基地,以槟城为据点,攻击盟军在印度洋的船只,而盟军之后轰炸槟城,虽然打击了日军,但是同时对这里也造成巨大的损毁。现在看见英国区缺失的一块块空地,就是当年被轰炸摧毁的经典建筑了。

        在槟榔屿讨论古城保护、复兴、发展,是最有意义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2008年槟榔屿被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相信这里会越来越精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