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的生活

标签:
美国人哈克·贝里芬汽车洛杉矶密西西比河 |
分类: 影评、文化 |
当然,在一个城市只有千把辆汽车、一个国家只有百把万辆汽车时候的感觉,和一个城市有一千多万辆汽车、一个国家有3亿辆汽车的感觉绝对是两回事。
1911年,骑马或者拉辆马车在几十万人口的洛杉矶街上走,时速是11英里;现在,我自己在洛杉矶开车,通常一小时可以跑100公里以上,如果没有警察拿雷达测速器盯着,还可以快一些。至于汽车的出厂说明上,就更加夸张了,说是可以跑到一小时400公里。
单从纯粹技术指标来看,好像比1911年快上几十倍了,但事实上,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在洛杉矶拥挤不堪的高速公路上,平均时速竟只有6.44公里,比1911年骑马还要慢。一个美国孩子16岁拿到驾驶执照,到25岁大学毕业,大约有四年是在车上度过的,这时间,就是让塞车给塞没了的。
交通阻塞、污染严重、油价高涨,公路上挤得人人烦躁,遇到有不守规则的人乱切线,气不打一处来,拔枪打倒对方的事情时有所闻,英语中都出了个专门名词,叫“road rage”(公路愤怒)。
情况这样恶劣,但美国人对车的爱一点也没有降低。最近看见有辆车的后保险杠上贴着这样一个条子:“只有把我冰冷的腿从油门上撬开,才能把我从车里拉出来!”意思是老子死才离开这车。你看都到这个地步了,不是疯疯癫癫的了吗?
汽车在美国,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了。它是美国人的心理写照,这里有美国人最核心的情结:私人自由的理想诱惑,个人力量无限增长的曼妙错觉。在美国开巨型SUV的人,甚至开悍马的人,一多半是个子小小的女性,就知道她们是多么希望自己强大和彪悍了。
因为有了汽车,有了这么多汽车,有了比全国人口都多的汽车,美国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城市是为汽车而不是为人建造;公路巨大无比、停车场庞大到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NFL一场比赛就有8万辆车去,你想想8万辆车停在一起是多么大的一个场子,散场之后要有多少路来疏通这么多车?有人将洛杉矶比作“汽车轮子上的城市”,并不为过。
美国人把汽车当成自己的私人空间,他们甚至把办公室、餐馆、浴室都搬到车上去了。那些退了休的老人家,开辆巨大的RV(Recreation
Vehicle),上有一房一厅,厨房浴室,电视音响一并俱全,后面再拖辆小车,就上路了,退休的日子好过得很。全国各地,到处都有RV停车场,大多设在风景优美的湖边、林中,各种水电煤气管道一应俱全,还有专人来收垃圾呢。晚上到了在那里,加油加煤气充电充水,开火煮饭,打扫卫生,花上两三年,就能全美国走上一圈,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