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城市

标签:
索扎斯曼谷伊洛瓦底江孟菲斯艾托尔杂谈 |
分类: 建筑 |
2011年7月份开始,泰国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受到影响,首都曼谷基本全部浸泡在水中,也是泰国自199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洪灾,灾情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期。面临滔滔洪水,人民怨声载道,除了埋怨政府之外,更多的学者考虑的是曼谷是否还具有可以安然无恙存在可能性,这个城市面临水位逐年增高、陆沉的威胁,有人建议迁都,也有人建议大兴土木建造超级大堤,自然,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每年都要威胁城市几次的洪泛问题,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
在众多方案中,最突出的方案是曼谷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 S+PBA提出来的。2011年9月9-12日之间,阿德斯东方-国际当代建筑论坛(Aedes East –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阿德斯是一个柏林画廊的名字)的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了“亚太周”上,在论坛上这个事务所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曼谷的方案,是要把曼谷建造在一个类似索扎斯当年构思的扭曲的管带上,从而使得城市完全用支架撑起来,离开水面。看他们展示的模型和电脑预想图,完全是一个科幻电影的感觉。
S+PBA 的方案叫做“大洪水后的方案”(A Post Diluvian Future),他们的报告说曼谷的洪泛历来有之,原来城市不发达,影响有限,而现在这个城市已经是一个65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并且移入城市的泰国农业人口还在逐年增加,而外来移民也在增加,任何的洪泛都会对经济、民生引起很大的冲击,曼谷已经到了不能不积极考虑彻底改造的时候了。传统的曼谷防洪方法,是建造众多的运河,在洪泛的时候做完排洪渠道,但是现在水位年年增高、城市陆地逐年下沉,排水渠已经无能为力了。因而提出建造一个架空在城市上的新社区,他们称之为“水城”(Wetropolis),这个名称结合了两个英文字:“湿”(Wet),“大都会”(metropolis)。参加设计这个概念的是S+PBA的三位建筑师,阿希巴(Songsuda Adhibai)、巴斯里(Ponlawat Buasri ),和泰勒.罗维(Taylor Low)。
S+PBA
“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除了曼谷之外,好多大城市也受到洪泛的威胁,好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仅仅高出水平面一、二米左右,陆沉如果加剧,或者水位上升,都会使得这些大城市部分或者全部淹没在水中,S+PBA的“水城”方案,之所以引人瞩目,就在于它包含了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可能性。
看到他们的方案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索扎斯几十年前的伊洛瓦底江水城方案,对这位设计界的元老的先知先觉,真很钦服呢!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