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受之
王受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98
  • 关注人气:83,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廉.皮列拉

(2010-07-03 14:03:33)
标签:

建筑

of

未来主义

california

皮列拉

洛杉矶

杂谈

分类: 设计

威廉.皮列拉
    到旧金山,除了金门大桥,大家会注意到一栋像个锐角金字塔形的摩天大楼,那栋大楼是泛美保险公司的旧金山总部(the Transamerica Pyramid in San Francisco),也是旧金山的地标性建筑。多少年来,大凡电影中出现这栋建筑,就知道是旧金山了。这个建筑的设计师也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建筑师,名字叫做威廉.皮列拉(William Leonard Pereira ,1909-1985)。

皮列拉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设计上。同时,他的兴趣也相当广泛,尤其是他的兴趣和经历都很美国:他出生于芝加哥,但是从洛杉矶做起来的。他喜欢科学幻想电影和小说、喜欢漂亮的豪华汽车,他把这些兴趣都结合在一起,发展到建筑设计上。他的建筑成了美国20世纪建筑的形象,不是没有原因的。

皮列拉1930年代来到洛杉矶,曾经参加过电影工作,当过电影的艺术指导,获得过电影设计特技的奥斯卡大奖,还当过电影的制片人。他的兴趣是设计未来的建筑,他在洛杉矶承担了不少公共建筑的设计,给这些建筑赋予了未来主义的色彩。比如加州大学尔湾校区的图书馆(the library at UC Irvine,)就是他的作品。

1949年,皮列拉担任了南加州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同时他组织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威廉.皮列拉事务所(William L. Pereira & Associates)。之后他在洛杉矶设计了一些具有强烈未来色彩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洛杉矶国际机场的“空中餐厅”( "Theme Building"  at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和保罗.威廉斯Paul Williams 威顿.贝克特 Welton Becket合作设计的)。该建筑物用四个弧形的拱圈顶起一个形状像飞碟的空中餐馆,在餐厅里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到机场四面八方的跑道和停机坪上的飞机。这座餐厅现在仍在营业,迄今依然是城中独一无二的特色建筑。

威廉.皮列拉

皮列拉不但担任建筑的设计,同时他还是一位很出色的规划设计师,包括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扩建总规,洛杉矶南部橙县尔湾的 37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the master plan for the 93,000 acre city of Irvine, California),德克萨斯伍德兰的“新城”总规划(the new town of The Woodlands, Texas)等,都出自他的手笔。因为这些城市规划和具有强烈未来主义色彩的设计,他成为美国都市设计的最突出的人物,被1963年的《时代》周刊选作封面人物。

他的建筑设计,经常用金字塔形、巴比伦塔(ziggurats.)这类形状做参考。设计上总是用周边的建筑物、景观烘托中心。中心部分是一个显眼的“高潮”建筑物,层层叠加上去,推向高潮。或者在建筑物四周环绕水池,突出中心,都是他常用的手法。他设计的“洛杉矶艺术博物馆”(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就是在一个人造湖面中、穿越多条小路、小桥,通向三个具有强烈的“古奇风格”的建筑物的做法。在建筑上,他喜欢用有模型图案的混凝土预制板,用简单的图形可以在立面上呈现出很复杂的图案来。这个做法,早年莱特也曾经用过,但是都仅仅是小体量的住宅建筑上,而皮列拉则广泛的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上面。

皮列拉设计了几所大学,这些大学现在都是洛杉矶很重要的学校,其中包括了南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加州大学尔湾校区(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这几个校园都是他规划的。

皮列拉是一位多产的设计师,一生设计了400多个大项目,比如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Television City)、迪斯尼酒店,他设计的罗宾逊 百货公司(Robinson's department stores)具有强烈的南加州地方的西班牙色彩,他设计了极为典雅的马里布海滨的帕朋戴茵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 at Malibu),红瓦白墙的西班牙风格校园建筑,面对一碧万顷的太平洋,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校园。他规划的尔湾,现在还在建造中。

威廉.皮列拉

皮列拉也是建筑史上不太讨论的一个建筑师,原因是他没有遵循“国际主义风格”和派生出来的几个风格,比如“粗野主义”、“高科技派”,因此被建筑理论界视为异端、商业、通俗。但是他在美国建筑上的影响,他的这些项目对于世界现在的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之大,却是不可低估的。

 

 

 

2010年7月3日,于洛杉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借壳品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