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勇
肖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14
  • 关注人气: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九十九:学院派论坛:“派系”擂台  “山头”对话

(2007-11-09 17:17:23)
标签:

媒体

营销

  房地产界的论坛多如牛毛,形形色色。但有个论坛比较另类——中国房地产学院派论坛。
  搜房掌门人莫天全是学院派论坛的发起人。老莫本人是学院派出身,又研究过一段数量经济学,圈内又有几个做房地产研究的好友也是学院派出身,大家一合计,一个特色鲜明的论坛就诞生了。
  据说,早期的学院派论坛只限有北大、清华学历的人参加。后来觉得不对头,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与房地产界大多数隔绝。于是,范围扩大到邀请有正规学历的地产界人士参与。
  狭义的房地产学院派是指那些在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房地产研究的学者专家,如清华刘洪玉、北大冯长春、人大叶剑平、北师大董藩、社科院易宪容等;广义的则指那些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一般为本科以上)的地产商群体。
学院派的崛起是中国房地产的一大景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般认为地产商多为所谓“草根派”,或是包工头,或是土地主,或是其它行业的绿林好汉转行而来。其实,学院派的身影一直都活跃于房地产,哪怕老板是“草根派”,他的职业经理人、建筑师总是学院派吧。
  让房地产学院派的形象更突出,更鲜明,倒是给房地产业增加了不少社会印象分。
  房地产学院派又可分为学术派、建筑派、管理派、营销派、文化派等。如清华刘洪玉可列为学术派代表人物;招商地产董事长林少斌毕业于清华建筑系,可视为建筑派;万科总经理郁亮北大经济系出身,被列入了管理派;一批学院派出身的从事营销的职业经理人,自然被划入营销派;学导演出身、又执着于文化地产的张宝全,被作为文化派的代表。
  不是那么严谨,反正是那么个意思。划门分派,让大家的特色更凸显,更抓眼球,哪怕是媒体一家之言,也挺有意思。
  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房地产学院派论坛分别于2001年7月、2002年3月在清华大学举行,试图将严密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生动的鲜活的房地产实践结合起来。学院派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令业界有新风扑面之感。
  第三届中国房地产学院派论坛2003年9月在北京大学举行,主题是“地产新政下的行业创新”。
  第四届学院派论坛2004年6月在北京举行,主题是“中国开发区如何与世界对话”。
  第五届学院派论坛2006年4月在清华大学举行,适逢清华95周年大庆,本届论坛由清华校友办、经管学院、搜房合作举办,成为一场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发展的高规格研讨会、交流会,成为学术派、建筑派、管理派、营销派、文化派激情与智慧大碰撞。论坛还评选出《中国房地产学院派100人》以及“中国房地产学院派大奖”项目。
  点评:
  通过划门分派,在一大群体里划出圈子、山头、阵容,发现特色、亮点和差异,发现新闻,是媒体的惯用套路。把这一套路用于房地产,使业内外收获了不少新鲜感,地产商收获了荣誉(大家喜欢被划入学院派,项目更乐于被学院派看好),受众收获了“派系”擂台、“山头”对话迸出的新思想以及有些娱乐化的事件,媒体则收获了业界的注意力、影响力以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市场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