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经/公司 |
全球有3000多万个博客网站,中国超过200万个。博客网站尚未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总体上是叫好不叫座,吸引眼球的功效远胜过赚钱。
业界谈论颇多的博客营销,并未形成气候。博客营销是怎么回事?如何运作?这里结合房地产博客营销的实践,略作梳理。
我将其归纳为八大模式——名人博客模式、经理人博客模式、专家博客模式、记者博客模式、业主博客模式、商业博客模式、企业博客模式和楼盘博客模式。
名人博客模式
潘石屹、王石博客的访问量,与不少演艺明星相当,已具备相当的商业价值。他们的言论观点,一举一动事实上已经起到了营销SOHO中国或万科的效应。如果某一品牌的广告挂在他们的博客里,或由他们在自己的博客中推介品牌,效果一定会不错(他们已经在电视等媒体做了不少名人广告),只是要考虑博友的承受能力。顺便提一句,据悉他们做广告的收入都用于公益事业。
经理人博客
我们看到不少拼杀于一线的地产老总及职业经理人活跃于“博坛”。尽管他们的博客不乏大势研判、问题探讨、公共话题议论等,顺带宣传一下自己服务的企业、开发的项目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就像我,在这里一篇又一篇地营销搜房。
专家博客模式
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如经济学家、投资理财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地产营销专家、物业管理专家等的博客巧妙地进行项目营销,影响力、专业性、可信度自然不一般。
记者博客模式
什么人最接近于博客?可以肯定是以记者为代表的媒体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写文章,当博客太简单了,一稿两发即可(甚至自己的东家发的是简约版,网上发的原味超长版)。记者博客把营销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报道、评论等当中,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那些软文记者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发、大发、特发。
业主博客模式
用业主或准业主博客的方式、传达他们置业的现身说法,去影响更多人的置业选择,更亲切,更具贴近性和“杀伤力”。由于业主或准业主群体较为分散,地产商和媒体的策划、组织、推广就显得尤为关键。
商业博客模式
有这样一群博客,他们博客世界的激扬文字,嘻笑怒骂,闲庭信步,搏杀血拼,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表面上,他们是一群自由的大侠;暗地里,其实是地产商的网络代言人(收了地产商的网络营销服务费),扮演着传声筒、挑逗者、救灭队等角色。如深圳的地产剑客模式大体上属于此列。
企业博客模式
有的企业对信息发布及媒体曝光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宣传、突出个人。于是,网媒就为这类企业定制了拟人化的企业博客,由企业相关宣传口来维护。在企业博客(相当于企业官方网站的博客版)中,营销企业和项目是再正常不过了。
楼盘博客模式
方式同上,只不过把楼盘拟人化,让楼盘“自言自语”,把楼盘信息的发布形式“博客化”。一些地产商在进行如此尝试。
在房地产博客营销的运作过程中,网络媒体应发挥组织、策划、执行的关键作用,善用同题作文、集体评楼、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并借助视频、音频等技术手段,使博客营销成为灵动的、鲜活的、双向交互的、渗透式的、立体式的,带来营销方式革命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