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经/公司 |
签约为什么那么重要?
一般来说,企业对收款十分看重,认为那是真金白银。其实,随着我们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才发现一个公司的签约也同样被看重,代表着企业经营的计划性、稳定性和市场预期。在一个规范而信用的市场环境中,签约额几乎相当于应收款额。
现在的地产商趋于成熟、理性,营销的系统性、前瞻性、计划性大大增强,先谋后动。不像中国足球队,凭着感觉打,打到哪儿算哪儿。
道理是明摆的,很多情况下,有计划就有钱(广告费),没有计划多半没戏。不仅大集团客户、品牌客户如此,不少中小客户也趋向于此。
所以,媒体要善于抢跑、偷跑,早动手签大户,签长约,力争赢在起跑线上。
从搜房的经验看,这样的年度(或半年度,起码是季度)协议大致有3种:
1、战略合作协议
适宜于与全国性的跨区域品牌地产商签定,主要是策略性、意向性的,相对”虚”一些,骨头和肉会少一些。因为是总部对总部签,由分公司执行,客户未必能预先报出准确的各个公司及项目投放量。
2、广告投放框架协议
适宜于与区域性的集团客户签定。客户一般会承诺一个年度的投放总量,但未必能马上确定各个项目的投放量及投放时间表,相当于双方先定个大框框,如一年投300万或200万,通常这是投放的底线。媒体会要求客户投放超过此数,并给予相应的优惠以及提供配套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
2、广告投放协议
这种协议直接签明了客户投放的年度总量、月度分解计划,马上可以执行,比较而言最靠谱。
不管是战略合作协议、框架协议,还是广告投放协议,一定要记住,有协议总比没协议好。客户被一纸合同“约束”着,总会惦记这回事,只要不是奸商,都会尽可能执行。随着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各类协议的执行率会越来越高。
企业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中心工作。岁末年初,媒体应当调动、整合一切资源,主攻"年度签约”这一中心工作。各种公关活动、联谊、联欢、年度论坛、总评榜颁奖、专访、约访、贺新年等,都要围绕这一主题。
2005年底和2006年一季度,搜房北京公司掀起了一场“大签约”运动,结果签下了协议额度接近全年下达任务的50%。年底算总帐,果然大丰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甚至在于上一年之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