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五十二:团队啊,团队

(2007-09-19 13:52:12)
标签:

产经/公司

 

   全球著名的管理学大师、被誉为“商界教皇”的美国人汤姆·彼得斯,有本著作叫《疯狂的时代呼唤疯狂的组织》。引伸开来,是不是可以说疯狂的营销呼唤疯狂的团队?

  团队,永远是营销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2005年开始,搜房从北京公司开始实行多团队策略。2006年,又在全国11个重点分公司全面推广。如北京公司10个团队、上海公司7个团队、广州4个团队、武汉4个团队、深圳3个团队、天津3个团队……

  为什么要建立多个销售团队?原因主要有三:竞争需要;扩大市场覆盖率;专业细分。

  把单一团队分拆成若干团队,人为造成竞争氛围。单一团队内的单兵作战也是有竞争的,但不够体系化、规模化,竞争的力度、强度和影响。两个团队则不然,两个团队是龙虎PK,三个团队是“三国演义”,多个团队是龙舟比赛,你追我赶……

  2002年我在负责《深圳特区报》地产板块运营时,就划分了两个团队,结果他们之间”打”得天昏地暗,你做“海湾决战”(深圳湾区域楼盘整体推介),我做“中心西区”(香蜜湖区域楼盘整体推介);你做“创新深圳”,我做“国际深圳”,你做“龙华潮”,我做“宝安风”……你有动作,我有应对,甚至给开发商提案时也PK一把,比比谁更高明;你在办公室开会,我在楼下的茶馆脑力碰撞,互相保密,为的是猛然亮剑,一剑封喉……结果,当年每个团队各完成了1亿多,加起来完成2.5亿,创报社历史新高。两个团队的带队人也成为中国传媒优秀经理人。

  重组激发活力,竞争没有输家。团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格局,让媒体赢、市场赢、客户赢、员工赢……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成都、天津等城市空间足够大,楼盘多,分布广,多团队营销有助于扩大市场覆盖率,增强与客户的粘和度,提高成交机率。

  术业有专攻。团队之间亦可分工明确,有的团队主打住宅,有的侧重商铺、写字楼、别墅、符合专业细分、精准服务的时代潮流。

一个销售团队配备多少人合适?搜房的经验是5—10人。管理专家的观点是,一个主管手下直接向他汇报的人最好不超过15个,否则就可能管不过来。

  搜房的销售团队成员一般包括:销售总监(可由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副总监、高级经理、客户经理(也称媒介经理)、销售助理组成。这种层级是按业绩及资深程度设定的,并非管理层级,团队成员均以总监为唯一汇报对象,团队内为扁平化管理。

  作为团队的最高负责人、第一责任人,总监被管理专家形象定位为6大角色——规划者、教练员、好家长、大法官、精神领袖、业务精英。

  还有管理专家总结了团队总监应遵守的5大基本原则:

  1、慈不养兵,情不立事;

  2、距离是管理运作的空间;

  3、业绩为先;

  4、能力是基础;

  5、把握部门目标,抛弃个人好恶。

  团队较少时,可以数字命名,如第一工作室或第一事业部;团队较多时,可以团队负责人命名,如×××工作室;亦可以片区或专业领域命名,如东区(部)工作室、别墅(事业部)工作室、商业地产工作室、写字楼工作室等。

  团队应当是进取型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满足已有业绩,不可小富即安,目标永远在前面。不仅团队之间有竞争,而且团队内部也有比学赶帮超的气氛。

  团队应当是互补型的。有管理型的,有公关型的,有销售型的,有策划型的,还有服务型的(如助理),多元组合,百花齐放。

  团队应当是协作型的。不少情况下,针对难点客户,需要成员间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整体发挥团队优势。

  团队应当是学习型的。师傅带徒弟,前辈帮后辈,成员互相学,培训周周有,学习天天有,技能时时长。

  团队应当是沟通型的。通过有效沟通,保持团队激情,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战斗力。

  团队应当是激励型的。公司应采取精神的、物质的、长期的、短期的激励措施,推动团队勇往直前。

  团队应当是严管型的。团队管理是多方面的,严格考核极端重要。还是老话,业绩优先,数字说话,公正竞争,末位淘汰,升升降降,进进出出。

  “问题团队”我们也不陌生。有专家总结其8大问题:骨干流失、散漫失控、相互争斗、得过且过、慵懒疲惫、急功近利、偷挖墙脚、骄傲自大。

  团队是有成长期的。一般来说,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销售团队才能通过惨烈的市场拼杀和高强度的培训突围出来,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这时,团队成员的更替率可能已达50%,也就是说,换了一半人。

  更有甚者,有的公司不仅搞个人末位淘汰,还搞团队末位淘汰。有的团队整建制被淘汰或被收编、整合。

  团队起来了,业绩也就起来了。北京搜房2年前只有1—2个团队,收入也就2、3千万;现在有10个团队,收入已过亿。

  高速成长型企业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团队建设的成功。

  疯狂的时代——疯狂的市场——疯狂的企业——疯狂的团队——疯狂的人。

  这里的“疯狂”不是贬义词,表达着一种进取、亢奋、激情的精神状态。

  要成就一番伟业,需要适度"疯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