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说,搜房要围绕着一切与房产家居有关的来做,如新房、二手房、家居装饰、产业研究、别墅、商业地产、写字楼、城市、土地……那么,搜房不做什么呢?现阶段,搜房至少有两件事没做:一是没当开发商,自己盖楼;二是没当中介商,自己开店。搜房内外均有呼声,建议搜房拓展线下业务,但管理层和股东方更倾向于把搜房做成一个比较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至少是在眼下。将来,搜房也没准会象百度一样自己建一幢大楼;象顺驰、”我爱我家”那样去开中介店铺,那样的话,”百城战略”就会变成”百城万店战略”。
我跟老莫探讨搜房的定位,他提出了”三个阶段”的观点,即搜房的发展要经历网站、媒体和平台三个阶段,简称”三段论”。
早期的搜房显然处于网站阶段。帮客户做网站,当网络营销顾问,提供技术支持,也曾涉足无线增值业务,但一直没找到感觉。这时的搜房,网站的色彩更浓一些。
互联网10年来在中国的爆发式普及,成就了一个新媒体产业的崛起。搜房也不例外,从房地产传媒的角度看,它是目前中国访问量最高、受众面最广、规模最大、销售收入最多、赢利能力最强的房地产媒体机构。即使是中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旗下房地产主力大报,从经营规模、销售收入、发展潜力等方面也无法同搜房相比,原因主要有二:中国报业房地产主流媒体都是地方性的,就区域性很强的房地产而言,地方媒体无法PK全国媒体;以网络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高成长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本格局是,新兴媒体在攻,传统媒体在守。
与其它互联网媒体一样,搜房身上体现着Web2.0时代新媒体的诸多特性: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性、储存性、搜索性、可测性、粘合性、移动性、贴身性等。这些特性使搜房成为房地产营销的强力武器,形成了搜房特色的网络媒体营销模式——广告营销、资讯营销、论坛营销、搜索营销、博客营销、线上线下活动营销等。传统的媒体营销方式是”我找客户”,新媒体的营销理念既包括”我找客户”,又包括”让客户找我”。潘石屹感叹:茫茫人海,客户在哪?不知道。走在大街上,你能说谁是我的客户,谁不是我的客户?所以,老潘天天挤出时间写博客,与百万网民进行互动交流,用他的话说,是像民工一样在为SOHO中国打工,节省广告费。结果,对老潘的”个人崇拜”升级,进而爱屋及乌,演进到对SOHO中国的”企业崇拜”,对SOHO系列的”产品崇拜”,实现了”让客户找我”。
老潘还在搜房及搜索门户尝试过即时通在线营销和关键字营销。进入网站,售楼小姐严阵以待,就如进入现实的售楼处一样。你可以挑选与任何一位进行沟通,讨价还价……足不出户,实践房地产B2C。而关键字营销也为SOHO中国的旅游及房产带来了不少隐匿于人海中的目标客户。
搜房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网络广告,从一个侧面应证了其媒体功能和价值,因为媒体的主营收入主要是广告(极少数靠发行)。
可以相信,作为媒体的搜房,还会演绎出房地产营销的更多华彩篇章。
搜房的下一步在哪儿?
老莫给出的答案是做平台。何谓平台?什么都是,又不仅仅只是什么。
搜房要做成中国乃至全球的房地产与家居业的多元化超级平台:从内容上看,包括新房平台、二手房平台、租房平台、家居装饰平台、别墅平台、商业地产平台、写字楼平台、城市及土地平台……从功能上看,包括资讯平台、传媒平台、交流平台、交易平台、投资平台、研究平台……既是产业平台,又是社区平台;既是专业平台,又是大众平台;既是公益平台,又是商务平台;既是虚拟平台,又是实体平台……
随着搜房定位的延展,搜房人要历经网络人到媒体人,再到平台人的角色转换与升级。
平台,是搜房的下一个梦想。
平台无限。
作为平台的搜房更令人期待。
注:各地书店有售,或在网上定购,也可以发邮件联系我的助手小董,联系邮箱dongshuf@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