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十一:搜房速度与搜房效率

(2007-07-09 11:06:41)
    老莫有一句名言让不少人记得很清楚:搜房人走路要比别人快才行!
  老莫走路的确比较快,一般人不容易赶上。在他的带动下,搜房人走路大都比较快,很难见到迈四方步的人。而搜房的企业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创出了让业界惊羡的”搜房速度”与”搜房效率”。    
    快比好更好  大比强更强

  最近震撼产业界的”国美——永乐——大中收购案”,向世人表明:当今的企业并购行动,已到了”大鱼吃大鱼”的阶段,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也不仅仅是快鱼吃慢鱼,而是大鱼吃大鱼——大鱼被更大的鱼吃掉!

要想不被吃掉,要想去吃别人,唯有做大做强一条路。

  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快比好更好,大比强更强。

  谁都想又快又好,但在二者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快”一些更重要。

  ”大”与”强”的关系大致同上。所谓的”强”,是包括了”大”的因素的,”强大”二字很难分开;只”强”不”大”,还是不强。瑞士很强,人均GDP极高,超过美国、日本,但没有人认为瑞士是世界强国,连欧洲强国也算不上。卢森堡就更不用说了。

  搜房近年来发展迅速,与搜房高层对”快”与”好”、”大”与”强”辩证关系的认识有密切关系。

  搜房曾经有一个阶段的发展是非常稳健的,十分看重投入产出比,看重利润率,要有很漂亮的数字给股东、投行和分析师们看。如今的搜房既强调利润率,又注重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甚至可以牺牲一些利润率,换来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搜房早已不满足于有几个重点公司数字好看——如果不做大,数字再好看,利润率再高,也是小公司。只有做大了,才会更安全。

  在搜房的”百城战略”中,透出了”三箭齐发”的大气势:做大做强一线超大城市,形成若干年收入上亿元、5000万元的核心公司,巩固、扩大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绝对优势;引爆二线城市,使一批公司进入年收入”千万俱乐部”,当”千万富翁”;拓展三线城市及较发达的地级市,2008年把红旗插满中国100个以上城市,形成搜房强有力的增长点。届时的搜房,将是一支航母编队:既有巨无霸的航空母舰,又有强力的驱逐舰,还有灵活的轻型护卫舰、潜艇……

  企业做大的路径有许多,除了传统的地域扩张、业务扩张等模式外,资本运营、企业并购更有异军突起、纵横天下、笑傲江湖之效。搜房在这些方面较为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跑得快一些,做得大一些,难免会乱一些。搜房认为,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都是可以容忍的。又快又好又大又强又稳又规范又有序,天下很难同时有这么好的事。做快做大,会有一定的发展代价和试错成本(包括用人和业务方向等等),企业要有相当的推动力、承受力和控制力。

    决策效率高  反应速度快

  搜房管理层的决策效率较高,尤其是针对业务一线的重大营销决策,从CEO到集团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从前台到后台,一条线到底,迅速头脑碰撞,立即形成决定,立刻执行到位。

  老莫经常引用杰克·维尔奇的名言:如果你觉得错了,为什么不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一等,早改比晚改好(大意)。

  所以,今天就办,马上就办成为搜房的鲜明风格。没有效率、拖拖拉拉的人和部门在搜房是不受欢迎的。

  所以,经常有管理人员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突然被通知履新,而且要马上到位,与过去的岗位”一刀两断”,不要藕断丝连。有点儿象现在我们的省委书记调动,中央突然通知,先去新岗位报到,再办交接。

  先做事,再做思想工作;或者说,多做事,思想工作就会少很多。

  在搜房,既讲按层级汇报,又不完全拘泥于形式,特事特办,很少有议而不决的情形。”议”是为了”决”。很多情况下,有决断比没决断好。不少企业存在的层级多、决策效率低下的所谓”大企业病”,在搜房几乎不存在,特别是业务决策层面。

  搜房对市场反应快,新招迭出,在业界是有名的。举两个例子,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搜房与权威机构合作,一个月后举办高规格的”中国和谐社区论坛”;2006年6月,”国六条”实施,搜房与有关部门7月就举办了有多位高层领导、专家和海内外建筑设计大师出席的”地产新政与户型创新国际论坛”,引起了热烈反响,除了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推动了业务经营。

  搜房网仅在北京地区每年要进行近千场网络直播,平均每天2—3场,把地产圈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同步告知网民。这也是搜房速度、搜房效率的一种体现。
    坚定的执行力  坚强的战斗力

  搜房的速度和效率还体现在其坚定的执行力、坚强的战斗力。

  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是搜房的一贯要求。搜房管理跨度大,业务分为四大集团,区域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关,但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点报道等,都能做到”一呼天下应”,”全国一盘棋”,”全国山河一遍红”,南北互动,东西辉映。而且,目标专注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发扬”钉子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

  不仅想得到,而且做得到,做得好。这就是搜房。这年头,能想的能策划的人和机构很多,能执行的呢?反差一定不小。

  还以活动营销为例。搜房控股每年自己主办的大型活动超过30个,除春节等法定假期外,平均每月3个,而大多数同类机构3个月能做1个活动就不错了,有的半年甚至一年才做1个活动。

  搜房有能力在1个月内举办有全国数十个城市参加的大型活动,并能确保活动的品质达到相当水准。如前所述的”中国和谐社区论坛”就请来了在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政治局讲解”和谐社会”理论的资深专家;”地产新政与户型创新国际论坛”则请来了参与”国六条”政策起草的执笔人与会。

  当然,萝卜快了不洗泥,活动多了也会出些乱子。但大方向正确,不少全国性地产活动的平台与话语权已属于搜房。
   加班文化床垫文化

  搜房的节奏快,搜房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我常对员工们说,在搜房要按小时为单位计算时间,不能按日、周、月。时光流逝,流的是什么?是财富!没有今天,也就没有明天,更没有未来。

  老莫做任何事几乎都强调要有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事情等于零。

  有一次,老莫命令下属的一个部门,周五以前一定要招聘到5个人,组成队伍打市场。没有人干,什么都没有。有了人,可能有50%的成功率。

  在搜房,每天参加六、七个会是常有的事,有时吃饭时间变成午餐会、晚餐会,后面还有”夜总会”。

据老员工介绍,搜房有段经常召集外地分公司总经理双休日进京,下了飞机就在机场附近的酒店封闭开会,不分昼夜,开透为止,然后乘机返回。好几个分公司的老总加盟搜房几年没怎么进过北京城,没逛过王府井,没登过八达岭长城。

  在搜房,不仅走路要快,讲话也要快。汇报要言简意赅,不要穿靴戴帽,不跑题,不超时,否则就要被打断。

  搜房与大多数IT企业一样也盛行”加班文化”。我曾经问过万科的员工,何谓”健康丰盛的企业文化”?他们笑答:就是健康丰盛的”加班文化”。当然,他们大多数加班是自觉自愿的。搜房的情形也差不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没法按部就班,只好加班。

  搜房有没有”床垫文化”?有,网络技术及产品研发部门有的员工为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挑灯夜战,有时太晚了,只能睡在办公室。

  又如,搜房要求营销人员利用每天5—7个时间段与客户接触,上午1—2个,下午1—2个,午餐,晚餐,接着还可以喝茶、泡吧,尽可能扩大接触面,提高约访频次,因为沟通创造价值。

  不久前华为爆出的”床垫事件”,舆论一片哗然。华为总裁任正非日前在公司内刊《华为人》发表题为”天道酬勤”一文,对此正面回应。他强调,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华为至今要坚持和传承。任正非警告道,华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看来规模很大了、成功了。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合适,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危险的。我们还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任何员工,无论新老,都需奋斗。从高层管理团队到每个基层员工,只有保持不懈怠的状态,华为才能活着走向明天。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被逼无奈。如果你的对手不睡觉,你能睡着吗?

  无论是”加班文化”还是”床垫文化”,都是搜房速度、搜房效率的基石。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主动加班还是被动加班,搜房的员工都是可敬的,可爱的。他们是搜房最宝贵的财富。搜房应当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在企业壮大、利润提升的背景下,让他们得到与自己的劳动绩效相匹配的回报,分享搜房发展的成果,让他们与搜房同步升值。

  我在深圳时,感受过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热火朝天、蒸蒸日上时的”深圳速度”与”深圳效率”。我对搜房速度、搜房效率颇有认同感,感觉搜房不象一个在北方的企业,可能要比特区的企业还”特区”。

  新员工要想适应搜房,是要有相当的决心和耐力的。

  你想磨砺自己吗?你想改变自己吗?你想挑战自己吗?可以来搜房试一试。

注:各地书店有售,或在网上定购,也可以发邮件联系我的助手小董,联系邮箱dongshuf@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