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车旅行

(2015-03-03 19:12:38)
标签:

杂谈

公车旅行

有天夜里失眠,凌晨五点还没能入睡,想着可以坐公交车去转转,于是起来洗漱。六点披衣出门,用手机照着慢慢下楼,没有发出让灯亮起的声音,走出楼洞的那一瞬,植物气味注满鼻腔,除了一盏路灯,其余都在黑暗中埋伏,真是众人皆睡我独醒。突然之间,辗转难眠的狂躁登时消失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由,仿佛这世界是我的,空气是我的,无尽的道路全是我的。

路上除了火炉边打瞌睡的看车人并无别的影子,早班车最快也要六点四十才能到小区门口的公交站,我抄着手随处晃荡。尽管是春城,冬天的凌晨也非常冷,零下两三度,我用围巾将脸裹住,帽檐拉低,沿小区外围的路走了两圈。再回到公交站,有几个人站着,学生和上早班的年轻人,我攥着衣兜里的零钱,加入了等车的队伍。

记得洁尘有篇散文里写,她曾经有一段时间写不出小说,就每天晚上去坐公交车,然后在走走停停中构思了那本《酒红冰蓝》。我知道成都确有一班彻夜环城的车子,并且一度住在它所绕行的路线旁边,遗憾的是没有坐过。因为洁尘的那篇文章,我产生过一些浪漫的遐想,空旷的城市和夜里寂寥的乘客,在那样的背景下,每个画面似乎都藏着欲言又止的故事。我也不止一次设想了小说的开端,一个女孩坐在公车上,疲惫地靠着车窗,半闭眼睛,湿润的风掠过,天慢慢亮起。

早班公交的好处是有座,车子过了几站,陆续上来穿校服的孩子,有的一上车就伏在前面椅背上打瞌睡,有的掏出手机玩游戏,身后一律驮了很沉的书包,没有睡够的气色,少小年纪,就有点弯腰驼背。不知这些小孩是在哪里念书,但制服是一样的,同在得胜桥一站下车。这时天开始蒙蒙发白,上来几个拿购物袋的老年人,大约要去哪里赶早市。我又跟着坐了几站,然后在上班时间前下车,去就近的一家店里吃热腾腾的小锅米线。

公交车是一种和城市最为贴近的交通工具。有时去别的城市,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会去坐公交。在车上你听到当地人兴致勃勃的交谈,能看见年轻女孩穿什么样的衣服,车载电视里播出的节目永远最具地方特色,不是某某美食城广告,就是哪里的商场又开业。拥挤时段公车上拉着吊环摇晃发困的人脸,和闲暇时段垮着肩膀无意识地望向窗外的人脸一样,说不出的意味深长。

最近一次,我在苏州,傍晚时分去虎丘,车上唯有两三人。到中间一站,一个扎马尾的女孩上车,没有落座,而是抱着一本书靠在柱子边静静地看。她看书,我看她,车子在苏州老城区静静穿越,夕阳西下,眼前一幕越发显得古意静简。

很可能公交车的气质多少代表了城市的气质,有的车上你会看见乘客礼让,有的车上不乏唇枪舌战拳打脚踢,有的车行速度特别从容,而有的车永远在路上暴躁狂奔。昆明的公车总是很快,斜刺里猛地窜出,让受惊的小车司机们狠狠地撂出一串三字经。坐着公车经过正在修地铁的破烂路段,我会想到,这种快速和霸道是一种焦灼,地处高原发展迟缓的城市,它想要快快长大,于是有很多蹩脚的模仿和刻意的破坏,正如我们少年时买醉街头,想要经历爱情,努力扮作成熟,也曾肆意狂奔不顾侧目,但终有一日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秩序,快慢都无妨,关键是适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路可迷
后一篇:兴建家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