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竊書記

(2012-08-23 16: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好物


    父親不是讀書人,卻好拽幾句文,特別愛《孔乙己》。

    “茴香豆的‘茴’字,是怎樣寫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年年復歲歲,他每隔不久就要將這幾句念叨念叨,不論場合不論語境,想起來便脫口,旁的人不懂,我自是默契一笑,以“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吔”等句子無邏輯地對答。

    去年有些日子較為閒散,將魯迅先生的書大略再看了一次,仍是最愛他的這些短短文字,《孔乙己》《社戲》等等。至於《阿Q正傳》,年少時候讀著懵懂,現在讀著雖然心裡明白,卻也不以為意,恐怕是沒有那麼切身的體會吧。《孔乙己》就不同了,我對孔乙己很親切,因為那句“竊書者不為偷”,并常以此自我寬慰。

    兩個月前在林芝的一間水吧,臨走的前一天,我“順手”帶走店裡的一本書,我媽說,不成吧?我很坦蕩,說,舊書蒙塵,問人家買肯定是不好意思賣給我,何況文字若是不流轉,便失去了一半的意義。遂施施然裝進包裡帶走。出門的時候櫃檯里只有一個看店的小姑娘,心下更確定自己的果斷,小姑娘做不了主,只會斷了我和這書的緣分。

    竊書一事之於我,基本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常在談笑間提及當年在翟永明的白夜酒吧,順手牽羊帶走的那本吳虹飛的《木頭公仔》,並且常以“我也會在別的地方留下書”,“這是一種有意義的交換”等等理由來找到心理平衡,至於在寺廟里帶走木桌上的佛經,更是誠心當做結緣,連交換的理由都不需要,虔誠地帶回家凈手閱讀就好。酒吧水吧寺廟里的書不供售賣,憶及過往,書店里的書也拿過一次。

    念大學的時候,手中拮据,在路邊書店看到書就走不動了,店主正好面朝外,只一念之間,我便慌慌張張將書放進挎包裡,另選了一份廉價的報紙去付錢。店主很自然地收錢找錢,我懷裡如揣了一隻兔子,惴惴不安,仿佛包裡不是書而是一只火把,馬上就要燒著了。

    出門快快地走,到路口轉角,方才沒那麼怯。但到底心虛,好久都不敢再經過那家店。

    再往前追憶,中學時候渴求一套《三毛全集》而不得的心情,最後不能不在展銷夜市上買一本厚厚的合訂本聊表安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白金時代》《青銅時代》也是在那樣的情形下讀到的。合訂本是盜版,許多錯漏,後來真的看見全集才知道當初自己啃下的是怎樣粗糙的東西,感慨又感慨。

    時光流轉,現在唯一買得起的反倒變成了書,身為作者不免自覺廉價,而身為讀者仍是願意感激。在買得起的前提下偷書,便真的不成之為偷,此處取,彼處施,贈人以書,手留餘香,竊書也不再有腥臭留下。文字在流轉中遠遠超過了它所標注的那個價值,這是善緣。

    父親聽說我偷書,冷不丁來一句,“丁舉人家的書豈是偷得的”,我大笑,從從容容讀書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過人
后一篇:旁邊的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